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室内封闭式养殖水质变化与氮收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臧维玲 杨明 +4 位作者 戴习林 张煜 侯文杰 刘永士 丁福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9-1024,共6页
采用模式Ⅰ(臭氧机、增氧机、净水网与复合微生物制剂等)与模式Ⅱ(增氧机、净水网、复合微生物制剂与漂白粉精等)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封闭式养殖试验,探讨了养殖池水质变化规律及氮收支状况。结果表明,在80d养殖过程中,两模式所调控的养... 采用模式Ⅰ(臭氧机、增氧机、净水网与复合微生物制剂等)与模式Ⅱ(增氧机、净水网、复合微生物制剂与漂白粉精等)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封闭式养殖试验,探讨了养殖池水质变化规律及氮收支状况。结果表明,在80d养殖过程中,两模式所调控的养殖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均控制在对虾生长的安全范围。其中以模式Ⅰ与模式Ⅱ分别调控水质的1号与3号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值为:pH分别为7.92与7.96,DO分别为6.43与6.37mg·L-1,TAN分别为0.517与0.558mg·L-1,NO2-N分别为0.396与0.318mg·L-1,异养菌总数6863与19cfu·mL-1,弧菌数分别为13456与25cfu·mL-1。两池单位水体产量分别为1.18和1.02kg·m-3。两试验池氮收支估算结果为:投入饲料氮分别占氮总输入94.6%与95.3%,水层与虾苗含氮共占5.4%与4.7%;水层氮(含排污水)占氮总输出50.7%与58.3%,其近似于通常泥底养虾塘水层与底泥含氮之和占氮总输出的比例,其次是收获对虾占氮总输出31.9%与25.3%,池水渗漏等损失输出氮量占氮总输出17.4%与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水质 饲料 氮收支 封闭式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鰻鱼池水质与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臧维玲 冯玉红 +3 位作者 吕国庆 李小进 潘军伟 张逸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0,共3页
试验测定了温室鳗鱼池水质昼夜平缓变化的特点。测得溶氧量(X,mg/L)与鳗鱼耗氧速率(V,mg/kg·hr)的相互关系及水中氨对耗氧速率的影响。对温室鳗鱼池换水时间也作了探讨,并提出温室鳗鱼池水质的管理意见。
关键词 鳗鱼 鱼池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和Cd^(2+)对斑节对虾幼虾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臧维玲 戴习林 +5 位作者 江敏 姚庆祯 蔡云龙 陈皋 徐桂荣 丁福江 《水产科技情报》 2001年第5期198-201,共4页
研究了 Cu2 +和 Cd2 +对斑节对虾幼虾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获得了 Cu2 +和 Cd2 +的半致死浓度。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幼虾 铜^2+ 镉^2+ 半致死浓度 毒性 安全浓度 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海水比重及溶氧水平的相关 被引量:25
4
作者 臧维玲 朱振国 +4 位作者 戴习林 赵丰年 路宜华 徐桂荣 徐仁国 《水产科技情报》 199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以中国对虾(7.30±0.32g/p,8.12±0.14cm/p)为测试对象,在海水比重d_1=1.0015至d_7=1.0305之间7个梯度组中分别饲养10天,于32±1℃水温条件下测定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遂将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溶氧量(DO,mg... 以中国对虾(7.30±0.32g/p,8.12±0.14cm/p)为测试对象,在海水比重d_1=1.0015至d_7=1.0305之间7个梯度组中分别饲养10天,于32±1℃水温条件下测定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遂将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溶氧量(DO,mg/L)和水的比重作相关分析。结果是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溶氧下降而递减;当比重在1.0030~1.0185范围内。耗氧速率随比重增加而增大。7个比重组虾的昏迷点为0.61~1.48mg/L,窒息点为0.61~1.0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耗氧速率 海水比重 溶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淡水石斑鱼和美国豹纹牛蛙蝌蚪的急性毒性与积累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臧维玲 徐轩成 +1 位作者 戴习林 朱正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2-14,共3页
淡水石斑鱼和美国豹纹牛蛙蝌蚪对 Zn^(2+)的富集倍数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各组织器官对锌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内脏>鳃>去内脏体。Zn^(2+)对两者的半致死浓度(mg/l)分别为:24h:165.00与130.00,48h:150.00与110.00,96h:77.98与70.0... 淡水石斑鱼和美国豹纹牛蛙蝌蚪对 Zn^(2+)的富集倍数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各组织器官对锌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内脏>鳃>去内脏体。Zn^(2+)对两者的半致死浓度(mg/l)分别为:24h:165.00与130.00,48h:150.00与110.00,96h:77.98与70.0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8与0.70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石斑鱼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罗氏沼虾育苗池水净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臧维玲 戴习林 +6 位作者 江敏 蔡云龙 黄钟 丁锋 邱传坤 胡樟良 范勇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5期195-199,共5页
选择臭氧仪合适工作条件 :流速为 3L/ min,O3与水的混合时间为 6~ 8min。首先以臭氧仪全循环处理罗氏沼虾育苗池水 ,布苗后每天以臭氧仪原池循环处理池水 3~ 4 h。育苗周期内 ,试验池不换水、不添加任何药物 ,测得其 NO2 -- N、NH3- N... 选择臭氧仪合适工作条件 :流速为 3L/ min,O3与水的混合时间为 6~ 8min。首先以臭氧仪全循环处理罗氏沼虾育苗池水 ,布苗后每天以臭氧仪原池循环处理池水 3~ 4 h。育苗周期内 ,试验池不换水、不添加任何药物 ,测得其 NO2 -- N、NH3- N和 COD等各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对照池相应指标分别下降了 18.2 %~ 91.7%、2 5.0 %~ 39.3%和 16.5%~ 50 .0 %。试验池幼体较对照池的强壮、变态率高、变态速率快。出苗率为对照组的 1.7倍 ,出池仔虾平均体长与体重分别为对照池的 1.2与 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臭氧 净化 化学需氧量 水处理 育苗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池水环境调控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臧维玲 《水产科技情报》 2002年第4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养殖水 调控方法 调控技术 水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养殖池氮、磷收支随养殖时间的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4 位作者 侯文杰 张煜 戴习林 杨明 丁福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研究了室内不同养殖时间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及养殖池氮、磷收支与水质的变化。试验设4组,养殖时间分别为20、40、60、80 d。结果表明:在各养殖时间段,养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CODMn均控制... 研究了室内不同养殖时间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及养殖池氮、磷收支与水质的变化。试验设4组,养殖时间分别为20、40、60、80 d。结果表明:在各养殖时间段,养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CODMn均控制在对虾生长的安全范围内;试验虾体长(L)和体质量(W)间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方程W=aLb(a=0.0126~0.0135,b=2.7919~2.8873);体长和养殖时间(t)的关系符合线性方程L=at+b(a=0.0673~0.0818,b=1.7310~2.1536);体质量和养殖时间的关系符合线性方程W=at+b(a=0.0187~0.0496,b=-0.3390~0.0535);成活率(S)和养殖时间的关系符合对数方程S=-11.807 ln t+100.66;不同养殖时间段,各试验池氮、磷的主要输入源均为饲料,其次为初始水层,虾苗体氮、磷输入最少,而收获虾输出的氮、磷占总氮、总磷输出的比例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 水质 氮磷收支 养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不同水位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养殖系统氮磷收支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4 位作者 戴习林 侯文杰 张煜 杨明 丁福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6-530,共5页
在不换水、不用药条件下,在室内采用相同规格(3.50 m×7.15 m×1.20 m)水泥池和相同养殖密度300 ind/m3,分别以水位40、80、110 cm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81 d,研究不同养殖水位(水量)下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与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 在不换水、不用药条件下,在室内采用相同规格(3.50 m×7.15 m×1.20 m)水泥池和相同养殖密度300 ind/m3,分别以水位40、80、110 cm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81 d,研究不同养殖水位(水量)下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与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结果表明:40 cm水位试验组成活率、单位体积水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80 cm水位组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收获虾的体长、体重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个组单位面积水体产量两两间差异显著(P<0.05);按40、80、110 cm水位组顺序排列,来自投饵的氮占输入总氮的比分别为95.9%、95.8%、96.3%,来自投饵的磷占输入总磷的比分别为97.5%、97.5%、97.8%;收获虾输出氮占总输出氮的比分别为37.6%、35.7%、28.7%,收获虾输出磷占总输出磷的比分别为12.6%、14.0%、11.5%;终末水层和沉积物输出氮占总输出氮的比分别为41.8%、56.3%、63.6%,终末水层和沉积物输出磷占总输出磷的比分别为77.1%、66.4%、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养殖水位 成活率 产量 氮磷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区养殖菊黄东方鲀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2 位作者 朱雅珠 刘建忠 臧维玲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通过对河口区养殖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了菊黄东方鲀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呈淡黄色或柠檬色,沉性并具有弱黏性,球形,卵径为(1.09±0.03)mm,油球多个且大小不一。根据... 通过对河口区养殖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了菊黄东方鲀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呈淡黄色或柠檬色,沉性并具有弱黏性,球形,卵径为(1.09±0.03)mm,油球多个且大小不一。根据胚胎的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期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7个阶段及27个发育时期,在温度为21.0-22.5℃、盐度为13.0-13.5的条件下,历时107 h 10 m in仔鱼出膜。初孵仔鱼全身透明,全长为(2.75±0.07)mm,肛前长为(1.45±0.06)mm,体高为(1.12±0.10)mm,卵黄囊近椭圆形,长径为(1.02±0.06)mm,短径为(0.96±0.0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全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剑 戴习林 +2 位作者 臧维玲 王家伟 丁福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DO是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最佳养殖容量为46.0 g/m3或32.2 g/m2(3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养殖密度 水质 评价指标 养殖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底质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明 臧维玲 +4 位作者 戴习林 张煜 郁坤 付青罡 丁福江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虾池不同底质类型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的影响。虾池底质对水质具有影响作用,但在α=0.05水平,各类底质与水质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期间,由沙和泥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底质具有吸附作用,并形成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生物膜,... 研究了虾池不同底质类型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的影响。虾池底质对水质具有影响作用,但在α=0.05水平,各类底质与水质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期间,由沙和泥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底质具有吸附作用,并形成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生物膜,因而有底质的试验组,其水质好于无底质组。有底质试验组NO_2^--N的平均值均低于无底质组,NO_2^--N值最低的泥组仅为最高组即无底质组的40.1%。各组COD_(Mn)平均值增加百分数:无底质组为31.5%,泥组28.0%,沙组10.2%,泥沙组29.1%,沙泥组8.6%。底质影响幼虾的生长效果,沙泥组幼虾的生长效果最佳,其体长增长率(33.9%)与体重增重率(200.6%)均最高,且体长增长率与泥沙组(27.7%)和无底质组(24.3%)均存在显著差异(α=0.05)。有底质组幼虾的体长增长率(27.7%~33.9%)及体重增重率(160.9%~200.6%)均高于无底质组(24.3%和1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水质 底质 成活率 增长率 增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及主要离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立田 戴习林 +3 位作者 臧维玲 邓平平 邹卫丽 丁福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K+ 交互作用 存活 生长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制剂去除氨氮的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正国 臧维玲 李三峰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质量浓度微生物制剂、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不同温度与pH等条件下,复合微生物制剂去除氨氮的效果。试验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改善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具有明显作用。结果显示,使用复合微生制剂的最佳质量浓度是10.0 mg...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质量浓度微生物制剂、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不同温度与pH等条件下,复合微生物制剂去除氨氮的效果。试验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改善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具有明显作用。结果显示,使用复合微生制剂的最佳质量浓度是10.0 mg/L,在氨氮质量浓度为4.44 mg/L、温度为35℃时制剂的氨氮去除率最高,在碱性的环境中去除氨氮效果优于酸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制剂 氨氮 温度 PH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区中国对虾育苗用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达 臧维玲 +3 位作者 戴习林 朱正国 徐桂荣 李士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3-154,180,共3页
本文就河口区的简易水质净化方法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中国对虾育苗用水的简易处理方法。
关键词 河口区 中国 对虾 育苗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生长与耗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敏 臧维玲 《渔业现代化》 2002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报道了日本对虾幼虾 (L =0 .0 976cm ,W =0 .0 0 2 77g)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及温度对幼虾耗氧的影响。 5℃、1 0℃、1 5℃、2 0℃、2 5℃、30℃和 35℃各组最终成活率分别为 :0、0、6.7%、48.3%、2 8.3%、1 6.7%和 0 ;幼虾体重、体... 本文报道了日本对虾幼虾 (L =0 .0 976cm ,W =0 .0 0 2 77g)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及温度对幼虾耗氧的影响。 5℃、1 0℃、1 5℃、2 0℃、2 5℃、30℃和 35℃各组最终成活率分别为 :0、0、6.7%、48.3%、2 8.3%、1 6.7%和 0 ;幼虾体重、体长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虾对升温的适应能力强于降温 ,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强于低温。该规格幼虾在 2 0~ 2 5℃中生长可获得最佳的饲养效果。不同温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瞬时耗氧速率影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温度 日本对虾 幼虾 瞬时耗氧速率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区中国对虾养殖水源的水质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正国 臧维玲 +1 位作者 戴习林 高一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5,共3页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的迅速发展,河口地区养殖对虾用水的水质状况的研究日益重要。由于河口区水质状况与滨海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不能直接用于育苗生产,成虾养殖也受到了限制。本文对于上海河口地区养殖对虾的水源于1989年11月~1990...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的迅速发展,河口地区养殖对虾用水的水质状况的研究日益重要。由于河口区水质状况与滨海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不能直接用于育苗生产,成虾养殖也受到了限制。本文对于上海河口地区养殖对虾的水源于1989年11月~1990年11月间进行了连续13个月的碱度、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水位凡纳滨对虾酶活性变化状况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4 位作者 侯文杰 张煜 戴习林 丁福江 杨明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分别在卤虫孵化池和育苗池中进行了80 d和81 d的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旨在研究该虾在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在单位水体养殖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养殖水位对凡纳滨对虾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了解对虾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 分别在卤虫孵化池和育苗池中进行了80 d和81 d的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旨在研究该虾在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在单位水体养殖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养殖水位对凡纳滨对虾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了解对虾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为合理搭配饲料营养,探索新的对虾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脂肪酶活性则逐渐降低;在养殖开始后的前40 d,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之后至80 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在养殖开始后的前20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A/T值升高至最大值(142.81 U/mg×prot,76.8),之后两者均逐渐降低,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则与之相反,且在60~80 d时,呈极显著下降(P<0.01)。试验还表明,低水位组(40 cm)对虾的生长状况要好于高水位组(80、1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阶段 酶活性 养殖水位 养殖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用水纯净化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慕峰 臧维玲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养殖用水 净化处理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业 水处理技术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持续发展 重复利用 应用情况 养殖行业 养殖模式 规模化 集约化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草净对两种虾和两种水草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谢剑 戴习林 +3 位作者 臧维玲 王家伟 杨忠华 丁福江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通过毒性试验,探究了扑草净对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以及对养虾池两种常见沉水植物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对扑草净的耐药性要强于凡纳滨对虾;扑草净对金鱼藻的毒性要强于轮叶黑藻。应用扑草净去除凡纳滨对虾和... 通过毒性试验,探究了扑草净对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以及对养虾池两种常见沉水植物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对扑草净的耐药性要强于凡纳滨对虾;扑草净对金鱼藻的毒性要强于轮叶黑藻。应用扑草净去除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中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性植物的浓度控制以0.02~0.89 mg/L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草净 凡纳滨对虾 罗氏沼虾 金鱼藻 轮叶黑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