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末民初的“万国新语”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世界语在中国的早期倡导者以吴稚晖的“新世纪派”和刘师培的“天义派”为代表,他们往往将世界语与无政府主义思想捆绑在一起,同时又站在“超人超国”的“世界”立场,把自己打扮成“世界民”,表现出一种世界主义的思想倾向。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则站在维护民族语言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与之展开了一场新、旧“种性”之争。但归根结底,这场关于“万国新语”的“种性”论争,其初衷都是为了造就一个进化的、文明的、“美富”的中国,本质上仍属民族主义的表现。
出处 《江汉论坛》 2025年第9期105-110,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性与清末民初小说的‘中国梦’书写研究”(22WX20)。
作者简介 高建青,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范教育学院)教授,江西宜春,336000;周雅春,宜春学院学报编辑部讲师,江西宜春,33600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