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胡琴声腔化演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一些研究过度泛化,导致声腔化、腔韵意识、泛声腔化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因此,有必要对“胡琴声腔化演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辨析。本文经过对文献的细致梳理与深入分析,认为“胡琴声腔化演奏”具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广义上“胡琴声腔化”与“腔韵意识”统一作“胡琴声腔化演奏”的称谓,混淆了“胡琴声腔化演奏”由技术路径逐渐向“腔韵意识”应用与审美路径转化之事实,二者实际秉持不同的技术路径。因此,在今后的举例论证研究中,要更为严谨,避免产生对声腔化概念与作品理解上的偏差。
出处
《内蒙古艺术》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Inner Mongolia Art
基金
2023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非遗音乐文化景观与旅游产业‘活态性’融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YJ119。
作者简介
杨扬,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山西太原0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