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信息论背景下,噪音,作为对清晰信号的干扰,被长期排除在声音理论和实践的范畴之外。该偏见不仅加深了“信号—噪音”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这也阻碍了对声音本体和声音艺术的进一步思考。笔者受到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对日常听觉无意识的启发,提出噪音是基础,连续的“声音流”(sonic flux)为每一种清晰的声音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所有的语言、音乐和信号都从噪音中产生,并终将回归到噪音。同时,声音艺术则将我们的耳朵进一步转向莱布尼茨帮我们把握的有关声音先验的、强度的领域。至此,借助从信号到噪音的逻辑转化和对“声音流”的创见,不仅拓宽了可听的界域,也完成了对声音艺术在声音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效建构。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s(1646-1716)concept of the unconscious nature of everyday hearing,the author argues that noise is fundamental and that the continuous“sonic flux”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every distinct sound to emerge.All language,music,and signals arise from noise and,ultimately,return to it.
作者
徐书琪(译)
Christoph Cox;XU Shuqi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71,M0003,共13页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夫·考克斯,男,现任尤金·朗学院院长,新学院文化与媒体教授(纽约10011);徐书琪,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婧副教授(杭州3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