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稳定法币信用和金融市场,对金银进行了收兑管控,财政部、四联总处和中央银行曾先后负责办理收兑业务。受时势影响,收兑政策呈现出多方面的变动,如从银类强制收兑和金类柔性收兑到全面统制收兑金银;从全国广施收兑到分区重点收兑和全面增产统收;从取缔收售所有金类到自由买卖黄金等等。国民政府金银收兑政策的实施,防止了战时金银的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抗日战争,但囿于多种原因,金银收兑的成效逐年降低。国民政府难以掌控金银流向,最终选择放缓金银收兑,转而争取美援黄金。作为国民政府应对战时通货危局的金融管控技术行为,金银收兑和争取美援黄金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积弊的财政经济问题。
出处
《民国档案》
2025年第3期74-85,共12页
Republican Archives
作者简介
尤云弟: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