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中年女性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创面修复治疗的120例中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以无菌清创和湿敷为主,观察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两组均治疗至创面愈合或出现新鲜肉芽。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疼痛,观察并记录创面的肉芽生长天数、创面感染数、大血管破裂数、水肿消退数、皮瓣移植数、皮瓣移植数及截肢率,记录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术后创面面积及应用抗生素费用等,记录患者感染、骨髓炎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症发生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治疗有效率评定。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AS评分分别为(6.78±1.24)分、(6.82±1.2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5,P>0.05);干预2周对照组VAS评分为(6.11±1.19)分、观察组VAS评分为(5.92±1.18)分,干预1个月对照组VAS评分为(5.72±1.14)分、观察组VAS评分为(5.68±1.10)分,干预2个月对照组VAS评分为(5.38±1.09)分、观察组VAS评分为(4.52±0.72)分,两组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39,2.629,均P<0.05);观察组干预2周和1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8、0.289,均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肉芽生长天数、大血管破裂数均较低,水肿消退数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瓣移植数、截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24.24±2.85)d、(26.12±3.13)d、(9.25±3.45)次、(15.19±2.02)cm^(2)及(2 212.02±135.13)元]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术后创面面积及应用抗生素费用[(14.09±1.24)d、(17.39±2.85)d、(2.12±1.23)次、(9.81±1.30)cm^(2)及(1 623.34±98.04)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00、15.970、15.080、17.350及27.310,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3%,高于观察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中年女性慢性创面修复中的效用良好,且对于引起中年女性不良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9期3896-3899,共4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