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着重大挑战。在农业院校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课程思政融入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信息技术引领新资源建设、开展实践与科研活动、课程思政与教学有效融合等。这些措施旨在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实践证明,通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出处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15期132-134,共3页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AU-JXYJ-2023-05)
教育部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E2128)。
作者简介
李红岭(1986-),女,河北邢台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通信作者:冯全(1969-),男,四川隆昌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周蓓蓓(1978-),女,河北任丘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杨梅(1980-),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刘小龙(1988-),男,甘肃榆中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工程;贾尚云(1994-),女,甘肃靖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杨广辉(1990-),男,甘肃白银人,学士,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