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湖南花鼓大筒的艺术特色探碛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湖南花鼓戏是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腔以长沙方言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湖湘特色。花鼓大筒作为伴奏乐队的主奏乐器,在花鼓戏的发展与演变中赋予了声腔表达所独有的技法特色,而伴奏形态在花鼓戏的音乐中反过来也影响到了唱腔的形成,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本文就花鼓戏的源流入手,探究其风格特征,并重点对伴奏乐器大筒展开分析,论述花鼓大筒的历史发展、乐器形态与艺术特征。
作者 谢丹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21年度西南音乐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四川甘孜藏族藏弦胡与湖南花鼓戏伴奏乐器大筒演奏艺术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xnyy2021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谢丹,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沈洽.音腔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4):13-21. 被引量:167
  • 2李世斌.苦音Si探微[J].中国音乐学,1993(2):59-71. 被引量:16
  • 3萨克斯1985<比较音乐学--异国文化的音乐><民族音乐学译文集>P.67,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4中央民族学院1986<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
  • 5杨秀昭 何洪 卢克刚.<苗笛>[J].<乐器>,1985,5:23-23.
  • 6.<谈笛音>..<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 7. <礼乐>.,1947.16.
  • 8杨荫浏1956<陕西的鼓乐社与铜器社·定音乐器或旋律乐器上的音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馆油印本. 1986<谈笛音><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原载<礼乐>1947:16.
  • 9胡南,李敬民.论湖南大筒音乐“三派六支”形成的历史地理与语言基础[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10):100-103. 被引量:2
  • 10胡南,李敬民.湖南“大筒”类胡琴研究评述[J].中国音乐,2018(4):185-19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