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热容概念有效教学探讨——学习心理学视角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习心理学揭示了比热容概念图式.学生习得图式的表现为理解其物理意义和物理性质.本文基于学习心理学的视角,从比热容概念的定义、物理意义、物理性质学习路径等方面对比热容概念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对初中物理中比热容概念的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
魏舜芷
刘紫微
陈刚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出处
《物理教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38,共4页
Physics Teacher
关键词
比热容
概念图式
物理意义和性质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陈刚.
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学习心理学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3(12):58-71.
被引量:30
2
朱文军.
比热容教学的深度备课[J]
.物理教学,2014,36(12):32-34.
被引量:7
3
石尧,邢红军.
比热容的教学逻辑研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5):28-29.
被引量:5
4
任少铎.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逻辑重构——以“比热容”一节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0(13):12-1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储方宣.
“比热容”与“比热”的争辩[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34(6):21-21.
被引量:5
2
常欣,王沛.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
.心理科学,2005,28(5):1115-1119.
被引量:69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4一138.
5
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6
[美]加涅.教学设计[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137.
7
吴祖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上册)[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3.6.
8
彭前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
9
廖伯琴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
10
阎金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共引文献
46
1
黄彦媚,魏舜芷.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2019,0(12):42-45.
被引量:1
2
李承周,甘孝贤,邱少君,卢先明,王光碧,张志刚.
有机碱催化合成8-氯4(2’-氯4’-氟苯氧基)喹啉[J]
.精细化工,2000,17(7):379-380.
被引量:1
3
王婷婷.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0(9):49-50.
4
朱柏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比热容备课的深度思考[J]
.物理教学,2015,37(5):57-59.
5
陈刚,皮连生.
从科学取向教学论看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体系构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5):20-27.
被引量:29
6
怀其才.
利用逻辑类比深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6,34(12):37-38.
7
王宇航,王志茜.
基于实验改进和显化科学方法来学习比热容[J]
.物理通报,2017,46(2):40-42.
8
邵建新,刘敏.
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物理概念教学[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4):107-110.
被引量:3
9
朱文军.
基于物理学史的比热容教学[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7,35(10):68-69.
被引量:3
10
陈刚,皮连生.
试论科学课程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学习心理学的视角[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9):114-12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夏波.
心理学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2019,0(11):53-54.
被引量:1
2
孙志雄.
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心理学视角[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79-80.
被引量:4
3
王晓平,郝春东.
初二学生物理学习中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09-713.
被引量:6
4
姚奕晓.
在物理课堂中设置学生注意点和兴趣点[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5):12-13.
被引量:2
5
叶荣泉.
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调查与分析[J]
.物理教师,1999,32(Z1):31-32.
被引量:2
6
常青.
新课程下物理概念教学的认知策略研究[J]
.物理教学,2012(3):11-14.
被引量:4
7
孔云.
例说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意义学习”的合理构建——读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J]
.物理教学,2013(2):40-42.
被引量:3
8
陈刚.
试论物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实现[J]
.物理教学,2013,35(4):6-11.
被引量:7
9
陈刚.
试论物理学科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学习心理学的视角[J]
.物理教学,2013,35(10):7-12.
被引量:8
10
胡卫平,王新.
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J]
.学科教育,2001(3):14-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孟湘莲.
巧借类比建构比热容概念[J]
.物理教学,2025,47(4):31-33.
2
张元,杨丁晨,彭朝阳.
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物理研究进展述评[J]
.湖南中学物理,2025(4):1-5.
1
秦宗财,杨郑一.
中国大运河文化表征与传播创新研究[J]
.中原文化研究,2021,9(3):67-73.
被引量:5
物理教师
202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