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研究——以“合同”和「合同」为中心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深入,在中日两种语言中,不考虑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区别,出现大量词形相同的词汇,即所谓中日同形词。然而,因为是同形词就简单的认为语义相同而随意使用,容易导致歧义。本篇将围绕「合同」和"合同",从语义的多样性和语义的变迁这两种角度出发,探究中日同形词含义之间的差别及产生原因。为深入学习中日两种语言提供帮助。
作者
潘喆
沈冰青
汪然
机构地区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0年第22期7-9,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中日同形词
合同(日)
合同(中)
语义变迁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1
彭广陆.
从汉语的新词语看日语的影响——说“人脉”[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4):1-11.
被引量:5
2
李清华.
中日同形语「一面」の比较[J]
.科技信息,2010(9):223-224.
被引量:1
3
潘钧.
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3):19-23.
被引量:87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新村,主编.広辞苑.第五版.岩波書店,1998.
2
飛田良文,吕玉新,編.日本語·中国語意味対照辞典.南雲堂,1987.
3
張淑栄,編.中日漢語対比辞典.ゅまに書房,1987.
4
宋文军,編.现代日汉大辞典.中国商务印书馆,1996.
5
罗竹风,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6
飛田良文,浅田秀子,編.现代副詞用法辞典.東京堂出版社,1994.
7
刘凡夫,樊慧颖.2009.以汉字为媒介的新词传播-近代中日间词汇交流的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p:104.
8
荒川清秀1998.近代日中学術用語の形成と伝播地理学用語を中心に[M].白帝社.
9
池上禎造.1984.漢語研究の構想[M].岩波書店.
10
内田慶市.2001.近代における東西言語文化接触の研究.関西大学出版部.
共引文献
90
1
王灿娟.
汉日同形词搭配关系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
.语言学研究,2021(2):171-182.
2
王芳艳.
浅谈日语中的汉语词汇[J]
.现代交际,2020(23):81-83.
3
姜红.
汉日双音节同形异义汉字词的义素分析[J]
.汉字文化,2024(20):37-39.
4
陈南希.
基于语料库对中日同形词的偏误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179-182.
5
戚心怡.
汉日同形词“贷”和「貸す」的对比分析[J]
.汉字文化,2023(22):41-43.
6
耿梦遥,关春影.
中日同形词“深刻”与「深刻」的词义、语义对比研究——以感情色彩为中心[J]
.汉字文化,2023(19):25-27.
被引量:3
7
陈南希,孙逢明.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以“成立”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2):175-177.
被引量:1
8
查文凤.
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探究中日同形语的影响[J]
.汉字文化,2022(14):40-42.
9
杨茜雅,汪然.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的词性不对称问题研究——以“一定”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4):38-39.
被引量:1
10
王雪晨.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与教学[J]
.汉字文化,2022(12):68-70.
同被引文献
64
1
赵福堂.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0(4):94-96.
被引量:19
2
杨茜雅,汪然.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的词性不对称问题研究——以“一定”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4):38-39.
被引量:1
3
胡敏,何宝年.
论南京市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的中文表述问题——从日语翻译角度[J]
.汉字文化,2021(14):139-140.
被引量:4
4
钱程,肖月.
异域同天:汉字在日本的传演[J]
.汉字文化,2020(4):1-2.
被引量:8
5
许雪华.
近四十年中日同形词比较研究综述[J]
.高等日语教育,2020(2):121-134.
被引量:4
6
王晓.
关于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S1):38-41.
被引量:22
7
毛峰林.
中日同形词教学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4):45-48.
被引量:12
8
曲维.
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8(6):34-37.
被引量:40
9
陈绂.
日本学生书写汉语汉字的讹误及其产生原因[J]
.世界汉语教学,2001,15(4):75-81.
被引量:29
10
莫雷,李利,王瑞明.
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J]
.心理科学,2005,28(6):1288-1293.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14
1
田敏.
中日同形汉字及对日本汉语教学策略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0):97-99.
2
李雨杨,白一君.
中日同形词“丈夫”的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2024(3):104-106.
3
陈南希,孙逢明.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以“成立”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2):175-177.
被引量:1
4
杨茜雅,汪然.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的词性不对称问题研究——以“一定”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4):38-39.
被引量:1
5
郑岚.
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以“了解”一词为例[J]
.汉字文化,2020(24):27-27.
被引量:10
6
叶旷铭,陈爱琴.
中日汉字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以“用”/「用」为例[J]
.汉字文化,2020(24):28-29.
被引量:2
7
陶励,陈锐思,黄博.
浅谈中国汉字在日本人姓氏中的使用——以异体字为例[J]
.汉字文化,2020(S01):111-112.
8
何宝年.
试论中日同形词的定义[J]
.汉字文化,2021(6):28-29.
被引量:15
9
何宝年.
日语汉字词「杭」的误译分析[J]
.汉字文化,2021(7):26-27.
被引量:3
10
何宝年.
中日同形词“迷惑”与「迷惑」对比翻译研究[J]
.汉字文化,2021(18):156-15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田敏.
中日同形汉字及对日本汉语教学策略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0):97-99.
2
王婷.
语义差异对中日同形词习得的影响分析[J]
.汉字文化,2024(6):119-121.
3
李雨杨,白一君.
中日同形词“丈夫”的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2024(3):104-106.
4
葛雅琦,成玉峰.
《红楼梦》中色彩词“红”的日译对照研究[J]
.汉字文化,2024(2):183-185.
被引量:1
5
陈南希.
基于语料库对中日同形词的偏误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179-182.
6
戚心怡.
汉日同形词“贷”和「貸す」的对比分析[J]
.汉字文化,2023(22):41-43.
7
严铃.
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J]
.汉字文化,2022(22):94-96.
8
查文凤.
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探究中日同形语的影响[J]
.汉字文化,2022(14):40-42.
9
康艳梅.
汉日同形词及常见使用偏误分析[J]
.汉字文化,2022(7):29-31.
被引量:1
10
张思卿,汪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汉字在日本传播的历时研究——以女部字为中心[J]
.汉字文化,2022(4):35-36.
1
陈振宇.
中日同形近义词习得因素探索及教学对策分析——以语义类型和联想方式为中心[J]
.教育观察,2020,9(30):136-140.
2
郑岚.
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以“了解”一词为例[J]
.汉字文化,2020(24):27-27.
被引量:10
3
史曼.
汉日同形动词的构词与致使交替[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6):44-52.
被引量:3
4
叶旷铭,陈爱琴.
中日汉字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以“用”/「用」为例[J]
.汉字文化,2020(24):28-29.
被引量:2
5
葛文峰.
吕碧城旅居瑞士的山水诗词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38(5):19-22.
6
王灿娟.
基于条件限定式造句法的中日同形词搭配习得研究——以「深刻」与名词的搭配为例[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8(1):92-104.
汉字文化
2020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