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仁爱”文化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探索融入“仁爱”文化的课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方面“人文底蕴”素养的影响。从“仁爱”家人,到爱天下人,再到珍爱世间生命,逐步发展到爱大自然,最后拓展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仁大爱等方面,具体论述“仁爱”文化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作者
沈育新
机构地区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
出处
《新课程研究》
2020年第22期51-52,共2页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关键词
“仁爱”文化
“部编版”教材
初中语文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作者简介
沈育新,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教师。(江苏苏州21520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胡宝国.
仁爱思想是我国传统价值观的精华[J]
.学术界,2016(4):163-16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39页.
2
郭沫若.《孔墨的批判》[A]..《十批判书》[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
康有为.《中庸注》,《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7-392页.
4
康有为.《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9-220页.
5
阮元.《〈论语〉论仁论》,《鞏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79页.
6
程颐.《遗书》卷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页.
7
祁宽.《尹和靖语》,《外书》卷十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33页.
8
孙中山.《在桂林对浪積粤军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页.
9
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14页.
10
孙中山.《孙中山文粹》(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97页.
共引文献
4
1
孙新红.
仁爱精神:医者情怀[J]
.医学争鸣,2017,8(5):8-12.
被引量:3
2
罗敏学.
儒家“仁爱”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24):28-29.
被引量:3
3
李燕辉,李晓兰.
高校大学生仁爱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8(1):70-74.
4
姚伟,韩弥明.
仁爱思想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时代价值及转化路径[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5,27(1):147-150.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J]
.旗帜,2020(9):8-9.
被引量:2
2
本刊评论员.
弘扬抗战精神 勇挑千钧重担[J]
.党的生活(河南),2020(18):1-1.
3
刘露遥,刘雅文.
顾炎武哲学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讨[J]
.林区教学,2020(10):8-10.
4
潘玟.
承文化自信,扬大国风采[J]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16):20-21.
新课程研究
2020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