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腰椎退行性疾病引起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患者经常出现腰背疼痛,神经根痛及僵硬等症状。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腰椎椎间融合术等。行腰椎椎间融合术可以稳定疼痛节段,进行神经减压,恢复椎体滑脱和矫正畸形等。目前世界范围内非特异性下腰痛行椎体融合术的比率都在持续上升~[1]。1940年Cloward等首次提出椎体间融合的概念,手术按照入路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2-4]。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5期554-55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8M642459)。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王洪昌,E-mail:whcortho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