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品牌联合策略研究——基于消费者自我一致性视角 被引量:4

Research on the Joint Strategy of National Brand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nsistency of Consume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为民族企业提供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机会与平台,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开始重视并利用品牌联合策略创造价值。本文从品牌联合的角度,探究民族品牌联合策略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发现国家形象对跨国品牌联合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品牌联合匹配性是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联合评价的主要因素。由于消费者是评价品牌联合效应的主体,其自我一致性正向调节本国合作品牌评价与品牌联合评价的关系,因此民族企业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和目标市场调研,通过合理的品牌联合策略进入"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市场,从而提高我国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作者 汪旭晖 郭一凡 Wang Xuhui;GUO Yifan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52-161,共10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台型电商的声誉分享机制与责任追索策略:基于平台企业与平台卖家互动视角”(编号:71672026)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编号:XLYC1804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汪旭晖,管理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116025;郭一凡,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电邮:guoyf0211@sina.com。大连116025。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26

  • 1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93-102. 被引量:261
  • 2王海忠.中国消费者世代及其民族中心主义轮廓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8(6):88-96. 被引量:31
  • 3北京市统计局:(2006年北京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 4互联网消费调查中心(ZDC).《手机用户研究:兴趣背后营销亮点揭秘--2008-2009中国手机市场用户调查研究》,http://zdc.zol.com.cn/113/1133225.html,2008年11月20日.
  • 5Baldinger, A. L., Rubinson, J., 1996, "Brand Loyalty: The Link between Attitude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6(6), pp.22-34.
  • 6Baumgarth, C., 2004, "Evaluation of Co-Brands and Spill-over Effects: Further Empirical Results",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10, pp.115-131.
  • 7Blackett T., Boad, B., 1999, "Co-branding: The Science of Alliance",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 8Elena, D. B., Jose, L. M. A., 2001, "Brand Trust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er Loyalt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11/12), pp.1238-1258.
  • 9Fang, X., Mishra, S., 2002, "The Effect of Brand Alliance Portfolio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an Unknown Brand",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9, pp.519-521.
  • 10Farquhar, P. H., 1994, "Strategic Challenges for Branding", Marketing Management, 3, pp.8-15.

共引文献157

同被引文献2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