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市2015年汛期雨水情及应对综述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5年1~8月,北京市降水具有前期降水偏少、汛期降水较为集中、旱涝急转的特点。结合北京多年降水情况及2015年降水特点,介绍了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及工作现状,通过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已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闫悦新
苏泓菲
刘澄澄
阴悦
机构地区
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出处
《中国防汛抗旱》
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关键词
防汛
抗旱
降水
北京市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王毅,刘洪伟,潘兴瑶,邸苏闯.
北京城市洪涝模型建设与典型示范[J]
.中国防汛抗旱,2015,25(4):33-37.
被引量:9
2
刘洪伟,刘舒,朱金良,阴悦,李玉臣.
城市内涝症结探讨及政策建议[J]
.中国防汛抗旱,2014,24(2):39-41.
被引量:19
3
阴悦.
北京市防汛抗旱预案修编工作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2015,25(2):77-7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马建明,许静,朱云枫,张伟兵.
国外洪水风险图编制综述[J]
.中国水利,2005(17):29-31.
被引量:23
2
谢莹莹,刘遂庆,信昆仑.
城市暴雨模型发展现状与趋势[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5):136-139.
被引量:20
3
国家防总,水利部.2012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4
秦大河,陈宜瑜.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水利部.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R].2007.
6
Akan O A.Urban stormwater hydrology:a guide to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 1993
7
Adams B J,Papa F.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planning with analytical probabilistic models. . 2000
8
王毅,刘洪伟.
北京城市防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策略和方向探讨[J]
.北京水务,2008(2):22-25.
被引量:4
9
闪淳昌,周玲.
从SARS到大雪灾: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J]
.甘肃社会科学,2008(5):40-44.
被引量:39
10
蔡正中.
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的认识与体会[J]
.江淮水利科技,2008(5):8-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2
1
李芮,潘兴瑶,邸苏闯,杨默远,赵立军.
城市内涝应对措施改善效果分析——以清河上清桥为例[J]
.给水排水,2019,45(S01):128-135.
被引量:5
2
李永坤,霍风霖,赵羲月,金潮森,房尚志,马艳慧.
数值模型在智慧型内涝防治中的实践与应用[J]
.北京水务,2021(S02):51-56.
3
李芮,潘兴瑶,邸苏闯,杨默远,苏遥.
北京城区典型内涝积水原因诊断研究--以上清桥区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1):1940-1952.
被引量:16
4
李永坤,徐玉平,张赛,潘兴瑶,邸苏闯.
北京城区防汛网格化管理模式设想[J]
.北京水务,2016(2):24-27.
被引量:2
5
徐玉平,潘兴瑶,邸苏闯,王建慧,李永坤,崔庆美.
北京城市交通防汛管理现状与挑战[J]
.北京水务,2016(4):39-44.
被引量:2
6
刘洪伟,孙杨,王振宇.
北京市“2016.7.20”特大暴雨防范应对工作启示[J]
.中国防汛抗旱,2016,26(6):8-11.
被引量:10
7
王毅,刘洪伟.
北京市防汛风险管理中大数据的应用[J]
.中国防汛抗旱,2018,28(6):17-21.
被引量:5
8
刘家宏,贺娟,王开博,殷乐福.
201804号台风“艾云尼”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2019,29(6):15-18.
9
刘洪伟,霍风霖.
北京市防洪工作实践及展望[J]
.中国防汛抗旱,2019,29(6):32-36.
被引量:10
10
陈彩虹,刘卉芳,杨玉生,赵建民.
基于MIKE FLOOD耦合模型的道路工程内涝分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0(6):112-11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9
1
董淑秋,韩志刚.
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37-41.
被引量:203
2
王毅.
北京城市洪涝灾害的主因和对策建议[J]
.中国防汛抗旱,2011,21(6):27-28.
被引量:11
3
黄谦.
对北京城市雨水排除体系的若干思考[J]
.市政技术,2012,30(3):71-77.
被引量:4
4
臧敏.
论北京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J]
.北京水务,2012(4):1-3.
被引量:12
5
顾孝天,李宁,周扬,吴吉东.
北京“7·21”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防御思考[J]
.自然灾害学报,2013,22(2):1-6.
被引量:41
6
车伍,张鵾,赵杨.
我国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分析[J]
.建设科技,2015(1):22-25.
被引量:78
7
张书函.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
.建设科技,2015(1):26-28.
被引量:102
8
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文亮,王建龙,王思思,宫永伟.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
.中国给水排水,2015,31(8):1-5.
被引量:258
9
俞孔坚.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J]
.南方建筑,2015(3):4-7.
被引量:85
10
尹志聪,郭文利,李乃杰,解以扬.
北京城市内涝积水的数值模拟[J]
.气象,2015,41(9):1111-1118.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叶超凡,张一驰,程维明,秦建新,蒋艳.
北京市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内涝现状及成因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18,28(2):19-2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艾仕超.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内涝治理策略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17-17.
2
孔锋.
透视变化环境下的中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形势、原因与政策建议[J]
.水利水电技术,2019,50(10):42-52.
被引量:57
3
易嘉伟,王楠,千家乐,马廷,杜云艳,裴韬,周成虎,涂文娜,刘张,王会蒙.
基于大数据的极端暴雨事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及人群活动时空响应[J]
.地理学报,2020,75(3):497-508.
被引量:32
4
陈韬,钟传胤,赵大维,王前朋,裘娜.
基于二元Logistic对城市内涝风险区预测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2(5):57-61.
被引量:6
5
何珮婷,刘丹媛,卢思言,何小钰,李桦,杨柳,林锦耀.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深圳市内涝影响因素分析及内涝风险评估[J]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868-1881.
被引量:20
6
廖如婷,徐宗学,叶陈雷,舒心怡,杨东明.
基于SWMM和InfoWorks ICM模型的大红门排水区暴雨内涝模拟[J]
.水资源保护,2023,39(3):109-117.
被引量:30
7
李永坤,胡小红,张焜,陈建刚,胡晓静.
全球极端暴雨常态下的超大型城市洪涝应对策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中国水利,2023(12):31-36.
被引量:7
8
孙世国,武伟,高冰月.
不同岩体含水率对隧道围岩安全影响及防控措施的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23(12):128-134.
被引量:1
9
方培源.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J]
.美与时代(城市),2024(3):59-61.
被引量:1
10
周星,†李永坤,胡小红,陈颖冰,杨东明,樊敏.
基于InfoWorks ICM的北京市西城区排涝能力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0(5):690-697.
被引量:1
1
我国将建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J]
.大众科技,2007(8):1-2.
2
我国将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J]
.绿色中国,2007(6):6-6.
3
中国将建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J]
.上海环境科学,2007,26(3):96-96.
4
吴建超,蔡永建,雷东宁,郑水明.
地震应急通系统在尼泊尔8.1级地震应急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5,35(5):747-750.
被引量:3
5
国务院出台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J]
.A&S(安全&自动化),2010(11):26-26.
6
资讯[J]
.科学之友,2007(07A):12-15.
7
沈小克.
关于科学救灾与重建的四点思考和建议[J]
.北京规划建设,2008(4):86-86.
8
6月10日[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3):165-171.
9
知识窗[J]
.东北之窗,2007(11):76-77.
10
武江林.
铜仁“95.7.1”特大洪涝成灾原因分析评估[J]
.贵州气象,1996,20(1):38-41.
中国防汛抗旱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