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栽培措施对“早红李”着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针对"早红李"着果率低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提高其着果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5年生早红李为材料,研究露天和避雨栽培、不同树形、不同授粉品种及方法对其着果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露天栽培;(2)树形为开心形和篱壁形的早红李单果质量、纵横径高于自然形;(3)不同授粉品种和授粉方法显著影响早红李的着果率,表现为大红李>吉胜>大石早生,电动喷粉>人工点授>液体授粉。由此看出,早红李在避雨下栽培且树形为开心形时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大红李是其较理想的父本,而电动喷粉是最理想的授粉方式。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South China Fruits
基金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核果类果树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4BAD16B04)资助
作者简介 王刚(1984-),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遗传育种工作。电话:(025)84347033,E-mail:wg20092011@163.com 通信作者:郭忠仁(1960-),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电话:(025)84347003,E-mail:zhongrenguo@cnbg.ne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164

共引文献281

同被引文献3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