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殷墟陶模、陶范、泥芯的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者们关于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很深入,苏荣誉先生在其大作《二十世纪对先秦青铜礼器铸造技术的研究》中已做了详实的论述。21世纪以来,随着孝民屯村南及东南地铸铜遗址的发掘,殷墟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铸铜遗物,仅陶范就达10万余块,还有2千余块泥芯,2百余块陶模。
作者
岳占伟
刘煜
岳洪彬
荆志淳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出处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殷墟
制作工艺
陶范
泥芯
铸造技术
青铜器
青铜礼器
二十世纪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1
岳洪彬,岳占伟.
试析殷墟铸铜中的“一模多器”现象[J]
.南方文物,2014(3):92-99.
被引量:7
2
刘煜,岳占伟,何毓灵,唐锦琼.
殷墟出土青铜礼器铸型的制作工艺[J]
.考古,2008(12):80-90.
被引量:14
3
岳洪彬,岳占伟.
试论殷墟孝民屯大型铸范的铸造工艺和器形——兼论商代盥洗礼仪[J]
.考古,2009(6):72-76.
被引量:7
4
李永迪,岳占伟,刘煜.
从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谈对殷墟青铜器的几点新认识[J]
.考古,2007(3):52-63.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谭德睿,徐惠康,黄龙.
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J]
.考古学报,1999(2):211-250.
被引量:79
2
唐际根,荆志淳,徐广德,瑞普.拉普.
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J]
.考古,1998(10):13-22.
被引量:44
3
冯富根,王振江,白荣金,华觉明.
司母戊鼎铸造工艺的再研究[J]
.考古,1981(2):177-182.
被引量:20
4
郑振香.
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J]
.考古学报,1981(4):491-518.
被引量:71
5
魏树勋.
安阳出土的人头范[J]
.考古,1959(5):272-272.
被引量:4
6
马承源.
记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青铜器[J]
.文物,1964(7):10-19.
被引量:31
7
陈志达.
殷墟陶范及其相关的问题[J]
.考古,1986(3):269-277.
被引量:11
8
杨锡璋,杨宝成.
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J]
.考古,1986(8):703-712.
被引量:56
9
冯富根,王振江,华觉明,白荣金.
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J]
.考古,1982(5):532-539.
被引量:15
10
岳占伟.
2000—2001年安阳孝民屯东南地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2006(3):351-384.
被引量:71
共引文献
55
1
張懋鎔.
關於一千年來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史的幾點思考[J]
.青铜器与金文,2019(1):301-312.
2
林思雨.
影响商代青铜容器分范技术研究的三个问题[J]
.南方文物,2019(5):100-105.
3
袁晓红.
西周中央王朝的金属控制策略——以雒邑地区出土西周铜器金属资源研究为中心[J]
.考古学集刊,2019(1):239-266.
被引量:1
4
王全玉(文/校),张新天(译).
大英博物馆馆藏三件西周早期青铜簋的科学分析与研究[J]
.东方考古,2023(1):568-579.
5
吴静霞.
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制作工艺和西周颂鼎复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4):55-58.
被引量:2
6
何薇,董亚巍,周卫荣,王昌燧.
商前期青铜斝铸造工艺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J]
.南方文物,2008(4):115-123.
被引量:8
7
郭妍利.
斜方格乳钉纹簋类型及其相关问题[J]
.中国历史文物,2009(3):46-59.
被引量:8
8
梅建军,王璞,黄兴.
近两年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31(1):1-13.
被引量:3
9
常怀颖.
二里岗铜容器的“一带双纹”现象[J]
.文物,2010(6):84-90.
被引量:4
10
张昌平,刘煜,岳占伟,何毓灵.
二里冈文化至殷墟文化时期青铜器范型技术的发展[J]
.考古,2010(8):79-8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37
1
曹玮.
西周青铜器上的“重环纹”命名探讨[J]
.文物,2021(2):40-50.
被引量:4
2
王全玉(文/校),陈谊,苏荣誉,武笑迎(译).
大英博物馆馆藏侯马青铜器:技术研究[J]
.东方考古,2021(1):208-223.
被引量:1
3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
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J]
.文博,2007(5):38-43.
被引量:45
4
韩康信,潘其风.
殷代人种问题考察[J]
.历史研究,1980(2):89-98.
被引量:10
5
廉海萍,丁忠明,周祥,徐惠康.
汉代叠铸法铸钱工艺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S1):53-61.
被引量:5
6
谭德睿,徐惠康,黄龙.
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J]
.考古学报,1999(2):211-250.
被引量:79
7
杨宝成.
试论殷墟文化的年代分期[J]
.考古,2000(4):74-80.
被引量:12
8
RobertW.Bagley.
从浑源铜器看侯马铸铜作坊[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8,10(1):23-29.
被引量:4
9
陈初生.
殷周青铜器铭文制作方法评议[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1):117-121.
被引量:13
10
蔡军,刘瑜,刘松山,吴仁超,董志伟,院文清,吴琳,岑东明,洪刚.
湖北浠水泉塘铁器铸造遗址群窑家湾遗址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2011(S1):30-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2
1
岳占伟,岳洪彬,牛世山,刘煜.
商代扁体铜卣的铸造工艺研究[J]
.南方文物,2019(5):77-90.
2
谢肃.
对夏商三都年代与性质的看法[J]
.南方文物,2017(3):57-63.
被引量:2
3
岳占伟,岳洪彬.
殷墟铜爵铸造工艺研究[J]
.文物,2018(4):35-52.
被引量:3
4
何毓灵.
殷墟近十年发掘的收获与思考[J]
.中原文物,2018(5):4-8.
被引量:7
5
唐际根,荆志淳.
殷墟考古九十年回眸:从“大邑商”到世界文化遗产[J]
.考古,2018(10):3-21.
被引量:3
6
杨宽,赵俊杰,何毓灵.
小议殷墟石器研究[J]
.文物春秋,2019(2):3-7.
被引量:2
7
郭士嘉,种建荣,雷兴山.
孔头沟遗址铭文芯与西周铭文制作方法[J]
.江汉考古,2020(3):107-114.
被引量:5
8
苏荣誉.
商周青铜铸造泥模范的七个问题[J]
.南方文物,2020(3):235-244.
被引量:2
9
翟少冬,朱雪峰,徐宏杰,岳占伟,何毓灵.
浅谈殷墟青铜器的铸后打磨工艺[J]
.江汉考古,2020(5):98-109.
被引量:5
10
廉海萍,王建文,何继英.
上海青龙镇唐代铸造作坊遗址出土陶范的分析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1,33(5):19-3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唐锦琼.
根津美术馆藏三件方盉的再考察[J]
.三代考古,2021(1):335-346.
2
黃川田修.
试论大殷墟[J]
.南方文物,2019(5):122-132.
被引量:2
3
杨宽,赵俊杰,何毓灵.
小议殷墟石器研究[J]
.文物春秋,2019(2):3-7.
被引量:2
4
辛宇.
殷墟房基分类研究[J]
.殷都学刊,2020,41(2):44-55.
5
翟少冬,朱雪峰,徐宏杰,岳占伟,何毓灵.
浅谈殷墟青铜器的铸后打磨工艺[J]
.江汉考古,2020(5):98-109.
被引量:5
6
张溯.
洹北商城庇都说[J]
.南方文物,2021(5):60-65.
被引量:1
7
张昌平.
从三棱锥形器足看中国青铜时代块范法铸造技术特质的形成[J]
.考古,2022(3):92-102.
被引量:5
8
蔡宁,种建荣,雷兴山.
周原齐家制玦作坊居葬关系与社会结构再探[J]
.考古与文物,2022(2):132-137.
被引量:1
9
杨宽,赵俊杰,何毓灵.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磨石研究[J]
.农业考古,2022(3):115-123.
被引量:1
10
鲁大东.
从西周青铜器铭文范铸中的“书范说”看金文的书写性--以《史墙盘》为例[J]
.书法,2023(1):87-89.
被引量:1
1
李永迪,岳占伟,刘煜.
从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谈对殷墟青铜器的几点新认识[J]
.考古,2007(3):52-63.
被引量:33
2
刘煜,宋江宁,刘歆益.
周原出土铸铜遗物的分析检测[J]
.考古与文物,2007(4):94-100.
被引量:13
3
南普恒,秦颍,谢尧亭,范文谦,韩楚文,罗武干,金爽.
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矿物组成及成分分析[J]
.岩矿测试,2008,27(4):259-262.
被引量:10
4
付兵兵.
《侯马白店铸铜遗址》简介[J]
.考古,2012(9):52-52.
5
罗武干,秦颍,田建花,王昌燧.
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青铜器产地初步研究[J]
.土壤,2009,41(4):670-675.
被引量:9
6
董亚巍.
从范铸结构看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中)[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11):70-73.
被引量:1
7
南普恒,秦颍,黄建勋,董亚巍.
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曾国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科学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3):36-41.
被引量:3
8
谷飞.
试论殷墟文化分期与殷墟青铜器分期的关系问题[J]
.中原文物,2002(3):32-33.
被引量:4
9
黄凰,秦颍,孙升,王先福,陈千万,韩楚文,陈明辉.
利用同墓葬出土泥芯、陶器示踪青铜器铸造地初探——以湖北襄樊部分东周墓为例[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22(3):30-35.
被引量:7
10
杨宝成.
殷墟青铜器组合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02(3):71-76.
被引量:9
南方文物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