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剧《琅琊榜》的热播原因——基于受众心理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热播网络小说改编剧《琅琊榜》远销海外,其播出版权被中国香港、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竞相购买;这部古色古香的电视剧,不仅给国内电视荧屏带来一股清风,同时也将中华文化吹向世界。本文基于影视受众心理的角度,对网络小说改编剧《琅琊榜》的热播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探寻影视受众的真实需求,并对网络改编剧的未来发展策略及当今国产电视剧的隐疾,给出一些建议,希望以此唤醒电视创作者的文化传播责任意识。
作者
王展昭
任儆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网络小说改编剧
受众心理
《琅琊榜》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1
网络小说,来源于百度"S'科.http: //baike. baidu. com/link ?url=hdXu_nHrT-tyKUblXsa]qe6I01265PFLq7jVnxrGizZZi ttTEre7y0C5IzBdlQAMn91MJc3PXaip4eruIWdjl_#2.
2
金振邦.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3
L. A. Licvrouw &S. Livingstone (eds.), Handbook of New Media:Social Shaping and Consequences of ICTs, [M],Sage Publications Limited,2006.
4
百度文库.CNNIC: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状况统计报告[EB/OL]. H UijuxM6ooAGQFltHmgOqd7uyu mroY71zPhKaYEDKxzqklZYpUC:g9aZrFsg6T\vljSLuvUJlCj wI_K4_OBFnJVR23m9wIzl4Z4all5i29JyIe.
5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寻[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4.
7
徐立军,王京.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
.电视研究,2013(2):13-17.
被引量:3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9
于潇漩.从受众角度探析我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发 展一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03.
10
中国财经报社.悦读丨一卷风云琅琊榜情义千秋赤子心 [EB/OL]ittp://dyqqcom/artidehtni5d=20151015A01R5K00.
共引文献
180
1
孙铜雨.
探析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叙事转换[J]
.传媒论坛,2020,3(6):171-172.
2
孙淑芬.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接受者[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2):156-158.
被引量:19
3
徐东.
美学视野中的电视节目形态[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68-171.
被引量:4
4
隋明霞,刘玉平.
论消费时代文学动态经典的建构要素——兼谈《士兵突击》的经典之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6-147.
5
管振彬.
从接受美学理论到诗歌翻译中的接受者[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3):66-67.
被引量:6
6
王芳.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众审美接受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6):82-84.
7
高燕.
解构·重建·发展——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英雄叙事的发展历程[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39-44.
8
郭庭军.
论译文读者地位的多视角凸显[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94-96.
9
常娟.
试论“误读”在学界的被误用[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4):441-447.
被引量:1
10
傅林.
论大学文化与大学教师学术团队的关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45-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
1
黄一雪.
从电视剧《都挺好》看网络文学影视化[J]
.新闻传播,2020(12):41-42.
被引量:3
2
朱怡璇.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热播[J]
.电影评介,2012(5):20-22.
被引量:23
3
冯云超.
关于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潮流的思考[J]
.天中学刊,2013,28(5):62-64.
被引量:8
4
刘晓宇.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剧热播原因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4):117-117.
被引量:5
5
王中栋.
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如何走向成熟——以《花千骨》和《琅琊榜》为例[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96-97.
被引量:4
6
沈子元.
《琅琊榜》:古代历史剧的新探索[J]
.中国电视,2016(1):85-88.
被引量:7
7
张成.
正剧笔法联姻二次元审美——论《琅琊榜》的电视剧改编[J]
.中国电视,2016(1):89-92.
被引量:4
8
晏晓东.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J]
.新闻世界,2015(11):120-121.
被引量:5
9
李群山.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内涵分析[J]
.当代电视,2016,0(1):24-25.
被引量:5
10
杨紫玮.
电视剧《琅琊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美学解读[J]
.当代电视,2016(3):11-1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田伟.
网络文学改编剧《琅琊榜》成功因素解读[J]
.商,2016,0(25):219-219.
2
杨驭帆,任志鑫,杨玥欣.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剧热播现象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185-185.
被引量:2
3
王晓丹.
网络文学IP的转化探析——以《琅琊榜》和《欢乐颂》为例[J]
.东南传播,2016(10):79-81.
被引量:4
4
宋为为.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中儒家“仁”的思想[J]
.戏剧之家,2017(12):129-129.
5
胡玥.
从叙事学分析《琅琊榜》热播的原因[J]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2017,24(4):64-68.
6
张韵.
网络小说及其读者关注度分析[J]
.青年时代,2016,0(26):106-106.
7
张椿林.
论对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相关思考[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8):93-95.
8
戚晓钰,李德顺.
基于受众身份的观剧行为差异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6):74-77.
9
朱鸿鹄.
《欢乐颂》:国产现代剧的新形象[J]
.视听,2016,0(10):68-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宋文静.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剧热播现象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20):173-173.
被引量:2
2
张弘莉.
爆款剧,爆点在哪里?[J]
.视听界,2017(6):44-47.
被引量:1
3
卫晴,杨国祥.
《楚乔传》的IP运营策略探析[J]
.青年记者,2018(12):74-75.
被引量:2
4
赵敏晶,邓昱凡.
职场女性的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以《欢乐颂》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18,2(27):73-73.
5
冯婉.
探析都市情感剧《欢乐颂》的热播原因[J]
.传媒论坛,2019,0(23):154-154.
6
朱丽丽.
混杂式粉丝经济:网络IP、明星与粉丝社群[J]
.媒介批评,2019(1):49-63.
被引量:2
7
王瑞.
“女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受众接受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1):226-228.
8
董妍璐.
从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发展策略研究[J]
.智库时代,2017(15):234-235.
1
范达.
汉译英诗歌翻译中的“模糊性”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5,0(2Z):103-103.
2
李军辉.
论20世纪中国武侠文学热的内在动因[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5):104-106.
被引量:8
3
多多.
认识自己[J]
.南国博览,2016,0(2):35-35.
4
贝阿特·斯特罗贝尔,连雨辰(译).
说“不”的能力[J]
.发现,2013(4):62-63.
5
邸文洁.
《悲情布鲁克》的看点种种——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和关照[J]
.艺海,2014(4):67-69.
被引量:1
6
何东煜,付磊.
文学是一座塬,电影在塬上——文学经典改编电影的思考,以《白鹿原》、《告诉他们我乘着白鹤去了》为例[J]
.戏剧之家,2016(7):278-279.
被引量:1
7
阳丽君,王东祁.
当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原因之探讨[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4):77-82.
被引量:6
8
张袁月.
钟无盐故事的流变及文化意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7-30.
被引量:1
9
吕宁.
浅谈近年中国现实主义都市家庭剧的发展[J]
.新闻世界,2014(4):41-42.
被引量:1
10
刘芮娴.
谍战作品创作高潮到来的原因探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7):45-45.
东南传播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