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语言的渊起及演变风格的跨越性特征
被引量:
2
Retrospect to the Origin of Legalese and Its Extended Symbols in Evolutive S ty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律语言孕育于夏朝 ,渊起于周朝 ,勃兴于唐朝 ,成熟于清朝。法律语言的演变 ,其本质是风格的演变 ,而法律语言风格的演变不是线性的次第性的 。
作者
刘愫贞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72-76,共5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法律语言
《吕刑》
《唐律疏议》
分类号
D90-05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胡留元 冯卓慧.《西周法制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3页第368页.
2
杨振宁:《中国科学与文化》,载《参考消息》2000年3月5日.
3
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校:《唐律疏议》第3、7页,中华书局,1984年.
4
周秉钧.《白话〈吕刑〉》.岳麓书社,1990年.第234、233-234页.
共引文献
7
1
周兴生.
道家判案的逻辑模式及其衡平机制[J]
.法商研究,2005,22(4):58-63.
2
张中秋.
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6):3-15.
被引量:7
3
周兴生.
关于《庄子·天道》中裁判方法与拉伦茨裁判方法本质诸问题——道家裁判技术发微[J]
.比较法研究,2005,19(6):104-118.
被引量:2
4
程淑娟.
论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以所有权观念的二元化区分为视角[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1):73-81.
被引量:17
5
钱大群.
中国古代盗窃罪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2,29(2):106-116.
被引量:1
6
李力.
秦汉律所见“质钱”考辨[J]
.法学研究,2015,37(2):176-191.
被引量:8
7
徐忠明.
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1):71-8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8
1
宁致远.
有关法律语言风格特点的几个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1995(2):24-27.
被引量:5
2
张振智.
法律语言风格特点论析[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5):100-101.
被引量:3
3
张穹.谈法律语言及其在立法实务中的运用-读《中国法律语言鉴衡》札记[EB/OL].http://www.chinalaw.gov.cn/jsp/contentpub/searchmsg/msglist.jsp,2005-06-06.
4
潘庆云.
法律语言优化与司法公正的实现[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7,22(5):77-81.
被引量:12
5
刘愫贞.
先秦两汉判词语体的风格特征[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23(4):97-102.
被引量:2
6
陈霞.
浅析语言与法律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2007(11):841-841.
被引量:1
7
陈炯,钱长源.
中国法律语言发展和演变述论[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2(4):45-49.
被引量:4
8
潘庆云.
法律语言是一种有别于自然语言的技术语言[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2):18-22.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谢爱林.
论法律语言的特点[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1):145-149.
被引量:8
2
张青荣.
法律语言风格演变的规律及制约因素[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7(3):33-3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刘远.
刑事违法性概念初论[J]
.法学论坛,2007,22(4):61-65.
被引量:7
2
鄢明定.
几个立法语言问题的商讨[J]
.山东社会科学,2011(S1):25-28.
被引量:1
3
李祖全.
论法学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评价[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4):95-97.
4
罗士俐.
法律语言本质特征的批判性分析——准确性、模糊性抑或严谨性[J]
.北方法学,2011,5(4):111-120.
被引量:11
5
宋佳.
对于法律英语的文体学角度分析[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5):145-146.
6
倪涛.
非实言类“虽然”句的多维分析[J]
.汉语学习,2016(5):108-112.
被引量:3
7
陈伟,张学文.
“软暴力”的事实判断与规范调适[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20(4):23-33.
被引量:9
8
郑剑委.
立法汉语精准性特征百年历时变化研究[J]
.外文研究,2021,9(1):18-23.
1
李振宇.
《吕刑》与当代治国方略[J]
.晋阳学刊,2002(3):45-47.
2
杨喜洲.
论《吕刑》“德主刑辅”的司法伦理思想[J]
.河南社会科学,2000,8(3):59-62.
被引量:2
3
秦法杰.
“《吕刑》可以观诫”说中“诫”之能指[J]
.魅力中国,2014(18):119-119.
4
丁一.
浅论“中庸”[J]
.法学杂志,1985,6(2):58-58.
5
赵坤,别亚飞.
浅析《尚书·吕刑》的“礼”与“法”[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25-27.
6
渠长根.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J]
.求是学刊,1997,24(3):66-68.
被引量:3
7
中国历代律典概况之《周礼》、《吕刑》[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2(3):57-57.
8
周学军.
《尚书·吕刑》中的“五过”新解[J]
.现代法学,1996,18(1):120-121.
被引量:3
9
祁志祥.
国学中的“法治”论[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5):16-22.
10
张天禄.
中国古代法官断狱有什么责任[J]
.河北法学,1986,4(3):46-46.
宁夏社会科学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