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演唱技巧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两种歌唱方法,两者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也正是因为它们的不同,才产生了声乐艺术多元化的审美特征。本文从歌唱的呼吸技术、共鸣技术以及吐字咬字三方面出发,对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以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作者
施焦
机构地区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出处
《大舞台》
2015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民族唱法
美声唱法
差异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作者简介
施焦,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陈泓茹.
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J]
.中国音乐,2006(4):141-144.
被引量:32
2
郑宝华.
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5(1):122-124.
被引量:66
3
梁岷冬.
试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关系[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2):143-145.
被引量:5
4
胡晋梅.
浅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运用[J]
.太原大学学报,2006,7(4):61-62.
被引量:10
5
邹淑珍.
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J]
.甘肃高师学报,2004,9(3):107-108.
被引量:20
6
石险峰.
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共性与个性[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50-15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刘辉.
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
.中国音乐,1998(1):56-57.
被引量:35
2
肖黎声.
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77-81.
被引量:56
3
[1]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A]..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2)[C].华乐出版社,2003..
5
江明悼.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p353.
6
中国歌剧曲选(上册)[C].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3.
7
李晓贰.民族声乐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8
牛津简明音乐辞典(第四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96.
9
[美]韩德森,程淑安,孙颖.歌唱艺术[M].南京出版社,2001.3.
10
徐小懿等.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130
1
郭占茹.
浅谈中国美声唱法中的字、腔关系[J]
.时代文学,2009(10):148-149.
被引量:1
2
陈宗花.
当前原生态民歌问题研讨述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68-72.
被引量:13
3
卓颐.
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的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82-83.
被引量:6
4
张志明.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
.神州,2014(8):208-208.
被引量:2
5
杨海滨.
浅谈歌唱中的喉咽状态[J]
.中国音乐,2005(4):181-182.
被引量:3
6
李玲.
论声乐教育中的“适度交流”[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2):62-64.
被引量:2
7
梁岷冬.
歌唱中喉头稳定与打开喉咙的辩证关系——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比较[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96-98.
被引量:5
8
尚广平.
“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再认识[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4):70-72.
9
王月菊.
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几点思考[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7(1):33-34.
被引量:1
10
张伟光.
简论鼻腔共鸣的科学方法[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86-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
1
尹璐.
谈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5(2):188-18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庞娜.
美声唱法对民族演唱技巧的影响研究[J]
.北方音乐,2017,37(17):256-2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平丽华,王芷茹.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路径探讨[J]
.大观(论坛),2022(6):30-32.
被引量:1
1
全明镐.
略论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大同小异[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12):93-94.
2
何洁.
通俗唱法中话筒的运用[J]
.音乐大观,2013,0(10):210-210.
3
李智永.
浅析打开喉咙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
.戏剧之家,2016(7):76-76.
4
王小丽.
浅析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
.黄河之声,2012(1):40-41.
被引量:3
5
刘晶.
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7):36-37.
被引量:11
6
李智永.
浅谈良好歌唱状态的形成[J]
.通俗歌曲,2016,0(11X):37-37.
7
高凡雅.
民族唱法的几点心得[J]
.艺术百家,2010,26(A02):377-378.
被引量:1
8
颜家佳.
充满激情的去歌唱——歌唱的灵魂[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3):13-14.
9
肖宏.
论合唱训练的基本要素[J]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9(15):28-29.
10
董艳艳.
浅析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演唱技巧及情感表现[J]
.人文天下,2015(2):73-75.
被引量:1
大舞台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