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26年《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探析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26年1月4日,《京报副刊》在新年第一期头版刊登了主编孙伏园向读者征求关于"新中国柱石十人"的倡议书。该民意测验前后进行了55天,投票者达791人。投票结果显示,冯玉祥、李烈钧等新兴军阀得票高于段祺瑞、张作霖等旧式军阀,反映出北伐前夕民众对北洋军阀内部力量消长的认知变化。在评选出的前10位"柱石"中,国民党员或亲国民党人士占了7位,揭示了国民党的重新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时人的普遍好感。王宠惠、王正廷、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入选,说明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表现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该民意测验结果还反映了科学救国、国语运动、汉字改革的社会思潮在知识界的影响。
作者 项旋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38,共15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作者简介 项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bsdxiangxuan@163.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9

  • 1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111页.
  • 2孙伏园.《他为什么选他们十四)》,《京报副刊》第417号,1926年2月21日,第8版第127页.
  • 3孙伏园.《瞧瞧他们怎么个选法(二)》,《京报副刊》第403号,1926年2月2日,第8版第16页.
  • 4容若.《民意测验的意义》,济南《民众周刊》第4卷第12期,1932年,第1-2页.
  • 5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第13页.
  • 6孙伏因.《他为什么选他们(十四)》,《京报副刊》第417号,1926年2月21日,第8版第127页.
  • 7任鸿隽.《本社致留美同学书》,《科学》第2卷第10期,1916年8月9日,第1177页.
  • 8李振翩.《新中国的柱石七个半》,《京报副刊》第410号,1926年2月9日,第8版第72页.
  • 9吴稚晖.《科工救国》,《中山文化教育季刊》1934年第1期,第401-405页.
  • 10余文伟.《跑一趟野马》,《京报副刊》第415号,1926年2月19日,第7版第111页.

二级参考文献218

同被引文献88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