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世界各国的高校都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着孜孜以求的努力,我国的传媒教育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四川大学在创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尽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但在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传媒人才培养一定可以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
秦媛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3期24-27,共4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Dvelopment
关键词
创新型传媒人才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罗颖.
从美英日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看我国传媒人才的培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49-151.
被引量:5
2
唐亚娟.
从新闻教育的现状看课程修订的目的与意义[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68-170.
被引量:2
3
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人民网,2007.08.
4
李荣,徐小兰.中国媒体人才:打造素质为本的复合型培养之路.新华网.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胡连利.
简论日本新闻教育的特征[J]
.日本问题研究,1997,11(1):70-73.
被引量:4
2
董锦瑞.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观察与思考[J]
.青年记者,2005(5):80-82.
被引量:8
3
何梓华.
新闻教育的四大问题及对策[J]
.中国记者,2005(6):22-23.
被引量:54
4
韩松.
新闻系毕业生的素质缺口[J]
.中国记者,2005(6):26-27.
被引量:9
5
王灿发,王佳,侯欣洁.
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2):46-49.
被引量:10
6
姜连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地方高校改革和发展[N].光明日报,2004-11-18.
7
[12]李新玲.人大校长:高校专业设置趋同[N].中国青年报,2004-11-16.
8
李希光.
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21世纪新闻学教育思考[J]
.新闻记者,2001(1):24-27.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5
1
徐可晶.
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140-141.
被引量:1
2
柴樱芝.
论新闻传播业务教学目标与内涵变革[J]
.新闻知识,2013(3):80-81.
3
温芳,贺丽青.
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传媒人才培养刍议[J]
.中国市场,2014(51):202-203.
被引量:2
4
赵雯,王梦云.
全媒体时代下高等传媒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6(7):104-107.
被引量:4
5
朱云.
如何培养传媒创新型人才——以传媒经营管理研究生教育为例[J]
.中国报业,2017,0(6):23-24.
被引量:1
1
谭淑玲,陶虹.
独立学院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22):27-27.
被引量:1
2
张玉梅,杨颖.
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研究[J]
.新闻传播,2015(7X).
被引量:6
3
张济荣.
振兴文化产业视域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15-16.
被引量:6
4
薛实军,向专,王明端.
山西高校创意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3):93-96.
被引量:2
5
田维义,付长海.
坚持以学生为本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
.北京教育(德育),2009,0(12):27-29.
6
季涓.
新媒体语境下宁夏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39-41.
被引量:5
7
王志敏,姚争.
改革实践性教学 培养创新传媒人才[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3):124-125.
被引量:7
8
范以锦.
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J]
.当代传播,2009(4):93-93.
被引量:1
9
张梦新,方玲玲.
人文素质培养理论研究[J]
.现代城市,2009,4(3):103-105.
被引量:1
10
张兰欣,李建红.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和谐发展[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0):84-85.
被引量:2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