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合活动课程谈台湾课程统整的趋势
被引量:37
The Trend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Taiwan in the Light of Integrated Activity Curriculum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20,共7页
Global Education
参考文献4
-
1李坤崇.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M].,2001..
-
2教育部.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M].,2000..
-
3黄译莹.综合活动课程的本质与内涵:从活动课程谈起[J].课程与教学通讯,2000,2.
-
4欧用生 庄梅枝.统整课程作作看[M].教材研究发展学会出版,2001..
同被引文献187
-
1刘燚,张辉蓉.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反思展望——基于教育方针分析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18-25. 被引量:14
-
2尹坚勤,许妮娜.断裂之上的发展——从车笼埔幼儿实验学校的主题课程管窥台湾幼教课程[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06(12):12-14. 被引量:1
-
3李臣之.活动课程的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1):1-5. 被引量:15
-
4高峡.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1):28-30. 被引量:14
-
5J.B.英格拉姆,吕达.综合课程的作用(续)[J].课程.教材.教法,1985,5(3):88-90. 被引量:3
-
6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6(10):6-11. 被引量:116
-
7杨金玉.活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4,14(8):5-8. 被引量:24
-
8李臣之.试论活动课程的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1995,15(12):9-16. 被引量:25
-
9周德义,李纪武,邓士煌,薛剑刚.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教师,2007,0(9):6-9. 被引量:16
-
10孙仁儒,孙志军.“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八:台湾现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简介[J].学前教育研究,1997(1):33-3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7
-
1连文达.微型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144-146. 被引量:1
-
2朱安安.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15-16. 被引量:9
-
3王蓉,张爱琳.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与英语专业高年级听说课程的整合[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1):157-159. 被引量:1
-
4吴良根.港台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对大陆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5,18(7):18-19. 被引量:2
-
5闫会贤,吴志军.中学环境教育模式探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103-104. 被引量:1
-
6李玉珠.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整合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6(11):20-22. 被引量:1
-
7赵德肃,刘茜.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65-170. 被引量:8
-
8熊士荣,张友玉.科学课程统整设计的范式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13-16. 被引量:4
-
9熊士荣.论科学课程统整的向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3):28-30. 被引量:1
-
10吴良根.港台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上旬),2004,0(7):58-60.
二级引证文献146
-
1李雪.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整合教学模式初探——以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为例[J].作家天地,2021(11):195-196. 被引量:3
-
2禹晓.《音乐写作与改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J].艺术评鉴,2019(24):12-14.
-
3平忠颖.教学中偏离轨迹的教学之“关注学科淡化统整”[J].试题与研究,2021(27):7-8.
-
4宋耀武,崔佳.具身认知与具身学习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4):74-81. 被引量:76
-
5孙蒙蒙.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发展视角下学生管理机制的探讨[J].国际公关,2020,0(3):196-196. 被引量:2
-
6张静静.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问题与建议——基于S小学的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1(8):49-54. 被引量:1
-
7陈淑奇,王冬冬,龚正伟.探析制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76-77. 被引量:3
-
8余雪春.当前校本课程开发负效应及其根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01-103. 被引量:4
-
9贺晓蓉,刘述喜,李山,董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3):139-142. 被引量:10
-
10姜芳芳.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9):5-6. 被引量:1
-
1李坤崇.两岸活动课程多元评价理念[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1(9):6-10. 被引量:1
-
2张作敏.在“成事”过程中“成人”[J].上海教育,2007(11B):59-60.
-
3杨安澜.浅论“高中综合活动课程”[J].上海教育,1997,0(10):54-56.
-
4张德银.对初中综合活动课程的认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4(1):10-11.
-
5秦琰磊.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华夏教师,2014(S1):9-9.
-
6陈云.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0(10):7-7.
-
7高美琴.落实新课程 创设新环境[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12):147-148.
-
8常玉萍.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J].新校园(中旬刊),2015,0(5):10-10. 被引量:1
-
9殷俊.高中综合活动课程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1(7):26-27.
-
10徐红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J].小学科学,2014(3):103-10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