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与出版》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Science-Technology & Publication
参考文献9
1 黄河胜.学术期刊分级评定的指标体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219-222. 被引量:47
2 师昌绪,田中卓,黄孝瑛,钱浩庆.“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J] .科学通报,1997,42(8):888-894. 被引量:96
3 金碧辉,汪寿阳,汪冰,RonaldRousseau,吴振新,刘筱敏,朱献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1999,2(3):59-65. 被引量:38
4 金碧辉,汪寿阳,任胜利,刘雅娟.论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202-205. 被引量:232
5 金碧辉,刘雅娟.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4):239-241. 被引量:62
6 朱诚,周建阳,关伟.对美国ISI列出的中国期刊名单的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6):374-375. 被引量:7
7 金碧辉,汪冰.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研建及其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1):14-16. 被引量:26
8 张文华.文献计量工具与科技论文、科技期刊评价研究[J] .情报学报,1999,18(3):278-282. 被引量:19
9 刘筱敏,阳宁晖.论文数量与科研绩效评价[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6):368-37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40
1 赵晓君,刘永新,郭景富.世界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与中国科技期刊[J] .编辑学报,1996,8(4):236-238. 被引量:8
2 叶继元.核心期刊研究纵横[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3(1):57-61. 被引量:30
3 1 Garfield E. Citation Indexing: I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tities. Wiley, New York, 1979
4 2 Braun T. et al.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 A 32-country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publishing performance and citation impact. World Scientific Publ. Co., Singapore. 1985
5 3 May R. M. The scientific wealth of nations. Science, 1997, 275:793~796
6 7 Egghe L., Rousseau R. Introduction to informetrics, Elsevier Amsterdam, 1990
7 团体著者,1989~199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8 包锦章,中国信息导报,1997年,7期,15页
9 邱均平,全国高校图书馆第5次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
10 埃格希 L,情报计量学引论,1992年
共引文献487
1 于显枫,赵记军.CNKI期刊视域下降解地膜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119-126. 被引量:3
2 王瑞霞,曹婷婷,费理文,马丹丹.小学科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方法——以《食用菌学报》为例[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607-610. 被引量:2
3 肖宏.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质量要素与高质量发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0):1153-1163. 被引量:52
4 刘筱敏.学术交流视角下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0):1146-1152. 被引量:10
5 李娟.学术期刊评价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21(2):94-96. 被引量:1
6 李建生,熊滨.我国现代地震学的引文分析[J] .情报资料工作,2004,25(S1):276-278.
7 张茜茜,叶和平,高玳珍,徐仲溪.我国植物学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比较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z1):978-982.
8 王修,吴乃宁.论科技期刊'等级'与其所载论文质量的关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z1):42-45. 被引量:2
9 董金桃,刘启英,张志新.扩大国际影响早日进入SCI检索系统[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z1):68-69. 被引量:1
10 马立富.关于参考文献标引质量的探讨[J] .编辑学刊,2001(3):27-2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8
1 叶敏.扩大学报影响因子的对策[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89-91. 被引量:10
2 王平.国防科工委所属七所高校的学报2003年载文、引文的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1):48-51. 被引量:18
3 陈灿华,张曾荣,王璐.新世纪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69-72. 被引量:10
4 董秀玥.增加载文量与提升影响因子值的辩证关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05-406. 被引量:18
5 何荣利.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00-503. 被引量:39
6 董秀玥.进一步完善期刊影响因子值计算的方法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290-292. 被引量:6
7 张行勇,潘新社,南红梅,刘枫,李萍.缩短刊期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59-563. 被引量:11
8 杨君岐,李海平,乐甲,谭宏武.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4):67-70. 被引量:6
9 杨恒东.增强科技期刊持续发展后劲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8(4):5-8. 被引量:7
10 刘大乾.一个值得学术期刊注意的倾向[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72-67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3
1 徐红梅.浅谈学报的编辑意识[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105-107. 被引量:1
2 高平亮.审稿人选择的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5(2):100-102. 被引量:1
3 范雪.《建筑学报》产品定位分析[J] .编辑学报,2011,23(S1):123-124. 被引量:5
4 王文江.高校学报编排规范化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126-128. 被引量:1
5 吴书锋.高校学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办刊思想初探[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109-112. 被引量:3
6 王应宽.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285-290. 被引量:43
7 赵日珑.科技期刊创品牌的思考[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10):120-123. 被引量:7
8 张玉亭,杨海鹰.浅议稿件的审核[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2):120-122. 被引量:2
9 裴俏.品牌科技期刊的实力战略思路[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3):189-190. 被引量:1
10 柳晓丽.核心竞争力——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8):150-152.
1 张军雄.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学术水平评价[J] .图书馆学刊,2006,28(1):135-136.
2 俞培果,吴景海,陈健.核心期刊和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评价[J] .图书情报工作,1998,42(3):14-16. 被引量:18
3 王锐.论“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学校学术水平”的辩证关系[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B12):128-129.
4 苏文辉.SCI量化标准与学术水平评价的现存问题[J] .中国科学基金,2009,23(6):341-342. 被引量:8
5 朱永兴.基于被引率统计的中文茶学论文价值分析[J] .茶叶科学,2007,27(2):172-178. 被引量:7
6 苏冰.民生新闻采访初探[J] .中国报业,2011,0(09X):15-16. 被引量:4
7 蔡梅玉.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注意事项[J] .科学家,2016,4(13):51-51.
8 张晗,崔雷.生物信息学的共词分析研究[J] .情报学报,2003,22(5):613-617. 被引量:73
9 张爱红.近十年我国“图书馆精神”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 .文献信息论坛,2010(2):18-23.
10 管理和质量造就昌硕科技竞争力[J] .上海企业,2011(3):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