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力的分解》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力的分解”从矢量在高中物理知识中的地位、本章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安排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重知识的生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前概念从而突破本节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物理、应用物理.
作者
沈向安
机构地区
甘肃省金塔县中学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4年第5期78-80,共3页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关键词
力的分解
矢量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同被引文献
8
1
高凌飚.
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J]
.物理教师,1992,25(4):1-4.
被引量:18
2
刘文发.
教科书《力的分解》的变化引发的教学思考[J]
.中学物理,2015,33(9):91-91.
被引量:1
3
刘健智,连淑桦.
实验引领创新 探究深入教学——以“力的分解”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0(5):30-34.
被引量:5
4
邢红军,张抗抗,胡扬洋,石尧.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要求:反思与重构[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2):91-96.
被引量:47
5
麦建华,袁勇.
物理合作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基于卡干结构法的应用[J]
.课程教学研究,2018(2):74-80.
被引量:4
6
陆光华.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关于“功”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8,0(5):56-57.
被引量:1
7
周伟波.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25题的解法探析[J]
.物理教师,2018,39(8):81-83.
被引量:5
8
陆光华.
例谈高中物理教学的统筹安排——"物体的平衡"教学规划[J]
.物理教师,2020,41(3):18-2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周伟波.
以科学方法重构课堂教学逻辑——以“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2):35-38.
被引量:3
2
周伟波.
创设驱动问题 把脉教材主线——以“斜面上的重力分解”为例[J]
.物理教师,2019,40(5):66-68.
被引量:1
3
陈飞,陆光华.
例谈高中物理教学整体统筹的策略[J]
.物理之友,2022,38(9):34-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傅求宝,邢海根.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斜面教学[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0(22):28-29.
2
周伟波,谭康,杨安.
图象视野下的卫星运动[J]
.物理教学,2020,42(4):57-58.
3
周伟波,陈敏华.
剖析卫星运动的“切线问题”[J]
.理科考试研究,2020,27(17):43-45.
4
高婷,徐勇.
基于问题驱动的电学复习教学设计[J]
.物理教师,2020,41(11):46-49.
被引量:5
5
陆光华.
把握教材变革 落实课标精神 找准教学目标——以“力的分解”教学为例[J]
.理科考试研究,2023,30(13):46-48.
1
夏春阳.
合作学习在《力的分解》中的一点思考[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4):174-175.
2
周衠.
《力的分解》教后记[J]
.新课程(教研版),2012(10):63-64.
被引量:1
3
钟继学.
谈在《力的分解》教学中发挥"体感"的作用[J]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4(1):37-38.
4
李建明.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J]
.课外阅读(中下),2012(4):144-145.
5
郝书香.
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丰富物理课堂——以《力的分解》为例[J]
.山东教育,2013(3):49-50.
6
王文涛.
《力的分解》实验教学设计与反思[J]
.中学教学参考,2015(2):81-82.
被引量:1
7
任亚,陈鸿.
物理与生活——《力的分解》中尝试[J]
.中学物理,2014,32(6):32-33.
8
花押娣.
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力的分解”教学案例的比较研究[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10,31(11):6-8.
被引量:4
9
孙长钟.
一根橡皮筋的妙用——《力的分解》教学案例[J]
.考试周刊,2013(73):140-141.
被引量:1
10
孙跃玲,荣宪伟.
以《力的分解》一课为例谈“生活化”的物理教学[J]
.中学物理,2012(11):10-11.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