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宋人自编集的文体分类编次意义——以欧、苏、周、陆别集为例 被引量:5

A stylistic study of the collections by Song po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欧阳修、苏轼、周必大、陆游四家集为例,首先确定其自编过程、传统承续和内在关联。然后与唐代韩、柳集比较,分析其中的文体分类编次情况,从而发现一些承传与变化。宋集将行政公文单列为《内制集》《外制集》。从先赋后诗改为先诗后赋,反映赋、诗地位的变化。题跋大兴于宋,分类也从杂文类中分离出来单独编目。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标志着跋文体在目录学意义上的独立。周必大《省斋文稿》首列"题跋"一目。陆游时代方大量使用《跋……》标题。宋四家集各种纪念文章的分类编目、标题名称、文章体例都趋于简明一致,韩集碑志文标题使用的许多别名不再出现。序、说、记、铭等文体更丰富更兴盛,皆单列目录。器物铭大兴于宋,名篇佳作迭出。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llections by four Song poets or schol- ars, Ouyang Xiu, Su Shi, Zhou Bida and Lu You. Furthermore, it compares with the collections by Tang poets Han Yu and Liu Zongyuan. Song collections include poetry and proses, each with commemorative essays neatly compiled with a table of contents, title, and appendix. Different than the pseudonyms in Tang collections, forewords or prefaces become popular in Song collections.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9,共10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宋人自编集 文体分类与编次 文体观念 collections by Song scholars stylistic cataloging value
作者简介 张海欧(1954-),男,河北围场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罗婵嫒(1988-),女,广东湛江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7

  • 1四库全书本《文忠集》巻一百四十三.
  • 2四库全书本《金石录》三十卷,前十卷是目录,后二十卷是《跋尾》.
  • 3四库全书本《唐文粹》卷九十二.
  • 4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本.
  • 5线装书局2000年版《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明澹生堂钞本《周益公文集.省斋文稿》统计.
  • 6毛雪.古代题跋文体源流述略[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18(1):57-60. 被引量:4
  • 7司马光《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传家集》.
  • 8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九记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同.
  • 9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省斋文稿》总目后,明淡生堂钞本,《宋集珍本丛刊》第四十八册.
  • 10四库全书欧阳修《文忠集》卷四十二.

二级参考文献28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