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休闲文化解读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曾拥有成熟而独特的户外休闲传统,这种传统与中国的农业文明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各种文献记载的整理分析,总结传统休闲的中国文化特质,以农业文化的视角,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为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及中华文化的复兴提供可能的借鉴。
作者
耿之矗
机构地区
广东培正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8-301,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农业
传统
休闲
和谐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作者简介
耿之矗,男,历史学博士,广东培正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1
陈朝鲜.
《诗经》中的狩猎文化研究[J]
.农业考古,2010(4):378-382.
被引量:7
2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英]哈瑞特·萨金特.上海的英国人[M].熊月之、马学强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5.
4
王革,景琴玲.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8(2):12-14.
被引量:4
5
明·陈士元.论语类考[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91.
6
钟庆梁.
农业、农业人口调控与国家兴衰[J]
.农业考古,1998(3):159-163.
被引量:1
7
唐·孟荣本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
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p152,p209.
9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0
宋·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温家宝.
关于新时期的农民问题[J]
.求是,1995(24):2-9.
被引量:34
2
徐学书.
商周青铜农具研究[J]
.农业考古,1987(2):171-194.
被引量:14
3
王沪宁.
创造性再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地位[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3(3):67-72.
被引量:18
4
Ph.E.L.史密斯,玉美,云翔.
农业起源与人类历史(续)——食物生产及其对人类的影响[J]
.农业考古,1989(2):22-39.
被引量:6
5
李伯重.
珀金斯与《1368—1968年间中国农业的发展》[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1):125-126.
被引量:1
6
黄渭金.
浅析河姆渡遗址的原始农业生产[J]
.农业考古,1996(3):64-70.
被引量:1
7
夏向东.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前进论坛,2005(5):16-18.
被引量:4
8
徐鼎.《毛诗名物图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9
杨伯竣.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
杨伯竣.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共引文献
154
1
马理.
重释“李约瑟命题”——论从文明走向文化的科学及其二难问题[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2):91-95.
被引量:1
2
刘心明.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6-79.
被引量:6
3
李明,常悦.
“居上常有云气”及其他——《史记·高祖本纪》神怪之笔探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19-21.
4
康震.
文化整合视野中的诗史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0-84.
被引量:4
5
曾凡远.
近代中国西方观:从“攘夷”到“师夷”[J]
.前沿,2006(2):227-230.
6
薛劼.
建筑风水学浅谈[J]
.四川建筑,2006,26(4):31-32.
7
赵沛霖.
海外《诗经》研究对我们的启示[J]
.学术研究,2006(10):138-142.
被引量:5
8
武建宇,石薇薇.
《夷坚志》语词例释[J]
.语文研究,2006(4):35-37.
9
王绍东.
论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多元文化[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4):23-28.
10
马兴.
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182-18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十八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Z].2012-11-8.
2
陈锡文.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
.求是,2007(22):25-28.
被引量:37
3
孙晶,温晓霞.
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J]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4):397-400.
被引量:11
4
彭世奖.
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J]
.中国农史,2000,19(3):86-9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
1
胡新萍.
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农业的传统与现代[J]
.农业考古,2013(6):65-6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付义荣.
中国农村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理论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7-29.
被引量:18
2
曾莉莉.
从方言词汇看赣地传统农耕文化——以丰城方言为例[J]
.萍乡学院学报,2016,33(1):60-63.
3
杨宗,熊凤水.
专业大户培育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4):31-33.
4
杜建国.
浅谈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农业的传统与现代[J]
.南方农机,2018,49(21):94-94.
被引量:7
5
吕华.
陕西省农业发展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19(1):35-41.
被引量:3
6
陈元刚,张玉欢.
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径探讨[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8):105-117.
被引量:16
7
付义荣.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农村语言生活的发展[J]
.语言战略研究,2024,9(6):24-35.
8
程哲,余侃华,罗平平,李照熠.
陕南乡村循环产业“三生共融”发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J]
.农业工程学报,2025,41(1):248-257.
1
吴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解读[J]
.网络财富,2010(18):150-150.
被引量:1
2
人物[J]
.中国经济周刊,2005(26):8-8.
3
周玉玲.
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文化解读[J]
.学习月刊,2008(9):6-7.
被引量:1
4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康奈集团质量文化解读[J]
.品质,2011(12):63-66.
5
侯志刚,刘阳.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塑造研究[J]
.大舞台,2013(1):278-278.
被引量:1
6
张兆金.
如何构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J]
.神州民俗,2007(7):44-45.
被引量:1
7
杨炳照.
闽北地区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考[J]
.台湾农业探索,2011(6):65-69.
被引量:2
8
邹笃锋,吕卓瑞.
心中的“胜利”——胜利油田文化解读[J]
.中外企业文化,2011(6):12-15.
9
倪志远,白艳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城市化发展思路[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3):17-19.
被引量:2
10
苟德平.
到美国当地主[J]
.农产品市场,2009(19):28-30.
农业考古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