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传统儒学对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儒学是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格物致知探求大本大源而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济世救民的圣贤情怀而选择马克思主义;从追求大同理想而接受科学社会主义。
作者
刘国华
机构地区
中国科大社科部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6-113,共8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传统儒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3
1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上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一集,下册,第382页.
2
.《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页.
3
.《李大钊文集》上册[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4
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下册,第137页,第211、146、162、432、205页,第181页.
5
《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6
《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31、645、530页.
7
《郭沫若全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文学编第15卷,第146页,第184-185页.
8
.《独秀文存》[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9
《五四时期社团》,上海,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册,第70页.
10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共引文献
133
1
李小虎.
毛泽东逻辑观念的嬗变及其意义[J]
.理论学刊,2002(6):82-86.
2
张明仓.
毛泽东早期意志观研究[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2):17-22.
被引量:2
3
曾小敏.
毛泽东与湖南自修大学[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2):23-26.
被引量:1
4
张传鹤.
“主义”及其与中国的命运[J]
.理论学刊,2002(1):56-59.
5
范忠程.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J]
.中共党史研究,2001(6):60-65.
被引量:5
6
张光芒.
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J]
.文学评论,2002(2):107-116.
被引量:9
7
董根明.
陈独秀民众运动观的嬗变初探[J]
.安徽史学,2002(4):60-64.
8
欧阳军喜.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自觉”思潮[J]
.史学月刊,2000(3):57-62.
被引量:1
9
陈杰.
青年毛泽东法思想的嬗变[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1):33-35.
10
王晖.
盘古考源[J]
.历史研究,2002(2):3-19.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11
1
耿化敏.
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大学与学科,2021(3):6-16.
被引量:12
2
李杨.
“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J]
.书屋,2002(5):4-15.
被引量:52
3
尚庆飞.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的大思路——五四运动80年后的思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2):11-17.
被引量:1
4
罗志田.
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9(3):20-35.
被引量:93
5
王颖.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探索与抉择[J]
.广东社会科学,1999(2):11-16.
被引量:3
6
王先俊.
“五四”时期不同思想派别的文化选择[J]
.中共党史研究,1999(2):45-51.
被引量:1
7
宋玉忠.
“五四”前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因探析[J]
.求实,2004(S2):21-22.
被引量:2
8
龚书铎.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J]
.求是,1999(8):25-28.
被引量:2
9
邸乘光.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J]
.安徽史学,1999(3):63-66.
被引量:9
10
陶季邑.
五四时期国民党理论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22(1):84-8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刘晓伟.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3):5-19.
被引量:7
2
肖三,吕航.
已知的历史抉择与未知的艰难探索——中国辛亥革命与俄国二月革命之比较研究[J]
.天府新论,2008(5):123-125.
3
王一胜.
新文化运动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
.观察与思考,2015(9):31-35.
被引量:1
4
汪越.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头探讨[J]
.湖北社会科学,2018(6):5-9.
被引量:4
5
宋美桦,张荣华.
举旗定向肇始之回顾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动因探赜[J]
.实事求是,2019(2):20-29.
6
王爱云,马爱婷.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基于时代与国际背景方面的考察[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1):72-77.
7
赵晓琴,杨肇中.
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重意义[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3):10-13.
8
赵紫玉,李佳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叙事建构及学科化发展[J]
.教学与研究,2025(8):42-5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震江.
雄鸡一鸣天下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国家人文历史,2019,0(9):80-85.
2
文茂群.
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物质载体与“三维”视角[J]
.阅江学刊,2019,11(3):23-30.
被引量:1
3
李锟鹏.
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主体觉醒与社会动员[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1-6.
4
王爱云,马爱婷.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基于时代与国际背景方面的考察[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1):72-77.
5
张国功,王苗.
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全民阅读[J]
.出版广角,2022(1):32-37.
被引量:2
6
袁雪.
经典文献阅读史: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另一种视角[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2,30(4):1-3.
被引量:1
7
樊亚平,张璐.
新时代以来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新闻传播学四大刊为中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4):148-160.
被引量:3
8
常昕,陈伟超.
1918—1927年读书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阅读传播实践[J]
.出版发行研究,2023(8):92-98.
被引量:4
9
景嘉伊,胡正荣,钱莲生.
科学、问题、价值:走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困局的核心要义——基于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的数据(2021-2022)[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2):35-51.
被引量:7
10
向莲君.
“主义”的集体阅读: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知识分子的汇聚[J]
.新闻界,2024(3):86-96.
被引量:1
1
刘国华.
从传统儒生到马克思主义者──论“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基础[J]
.江淮论坛,1999(5):9-14.
2
饶明奇.
论佛教和道教在近代中国的变迁[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7-11.
3
王永利.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33):209-209.
被引量:1
4
郭齐勇.
中国哲学资源与当代社会人生[J]
.探索与争鸣,1996(1):26-26.
5
张沛.
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易学观[J]
.周易研究,2010(4):25-33.
被引量:8
6
戴兆国.
势·理·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由之路[J]
.哲学研究,2010(5):17-22.
被引量:3
7
顿新国.
休谟问题是知识接受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05(6):16-21.
被引量:3
8
周艳.
可接受逻辑研究概述[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7):23-24.
9
周发源.
船山魂与中国梦[J]
.船山学刊,2014(2).
10
全拯.
《周易》的辩证法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心理基础[J]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83-85.
孔子研究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