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情叙写到欲望描绘:北京文学都市话语的转变
被引量:2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4-91,共8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同被引文献6
-
1陈晓明.从虚构到仿真:审美能动性的历史转换──九十年代文学流变的某种地形图[J].当代作家评论,1998(1):3-18. 被引量:13
-
2[英]斯图尔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
3人民网特别策划“中国城市化战略:十字路口的抉择”,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3/3507314.html
-
42002年,朱晓琳.《哥本哈根的雨》
-
5[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译:《网络社会的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96页.
-
6《建设部部长怒斥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2月2日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张永刚,朱谷生,杨黔云.云南城市文化研究:一种建构与设想[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6-10. 被引量:1
-
2区旭坤,庾凯卫.广佛都市圈文化建设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6(36):251-252. 被引量:4
-
3龙文武.米兰·昆德拉《不朽》中意象形态的哲学深度[J].文学与人生,2010(2):76-77. 被引量:1
-
4蒋进国.全球视野里的中国都市文化研究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38-42.
-
5刘爽.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都市文化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4):59-69.
-
6刘爽.近十年来(2000—2009)我国都市文化研究内容分析[J].文化艺术研究,2011,4(3):65-71.
-
7曾军.上海作为方法——探索一种反思性上海学的可能性[J].学术界,2011(12):5-15. 被引量:3
-
8郭一丹.“城镇化”宏大叙事的微观思考——“都市客家”命题与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2):69-73. 被引量:1
-
9李亚娟.探寻城市内涵:当前中国城市文化研究的进程与范式[J].中华文化论坛,2017,0(1):77-84. 被引量:5
-
10冉平.《爱乐之城》中的都市文化[J].电影文学,2018(14):151-153.
-
1葛红兵.上海:都市书写的前沿[J].延河,2006,0(8):48-49.
-
2成秀萍.都市话语与城市女性的孤独漂泊感写作——张爱玲、王安忆小说文本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04(5):193-196.
-
3蔡洪勇.王安忆承继张爱玲描绘都市生活的不同[J].文学教育,2010(5):75-77.
-
4鲍昌宝.20世纪中国新诗的都市话语分析[J].学术研究,2003(10):131-134. 被引量:1
-
5本杰明L.李卜曼,董之林.权威与王朔小说的话语[J].当代作家评论,1993(3):67-74. 被引量:4
-
6郭小曼.浅析《嘉莉妹妹》中的都市形象[J].北方文学(中),2014(7):40-41.
-
7汪伟,方维保.王安忆的都市话语与城市精神史写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656-661. 被引量:2
-
8邹菡.乐园?荒原?——新时期都市文学作品中都市形象探微[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134-136.
-
9鲍昌宝.复活的城:革命语境下的中国新诗都市话语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5):181-186.
-
10王天慧.清冈卓行笔下的中国都市文化元素研究——殖民主义视角中的大连[J].芒种,2012(18):50-5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