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三种最终沉降推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深厚的软土地基处理中, 如何利用前期沉降观测资料来推算最终沉降值, 从而对地基处理效果作出合适的评价, 已成为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沉降推算方法有三点法、双曲线法和Asaoka 法等。结合某一工程进行最终沉降量推算, 并从推算结果的比较中说明Asaoka
作者
许江南
机构地区
浙江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浙江水利科技》
2000年第1期7-8,共2页
Zhejiang Hydrotechnics
关键词
最终沉降量
三点法
双曲线法
软土地基
道路工程
分类号
U416.10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12.22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9
1
彭满红,涂许杭,王志亮.
Asaoka法对路堤沉降越级预测初探[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1):41-44.
被引量:12
2
孟德光,岳祖润,李敬平.
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2(4):51-54.
被引量:11
3
李明坤,肖海泉.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6):84-85.
被引量:2
4
于元峰,刘志凯,翟银波.
几种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分析探讨[J]
.山西建筑,2005,31(7):49-50.
被引量:11
5
邢书珍,邢天奇.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的计算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1995,16(3):64-71.
被引量:13
6
殷坤龙,晏同珍.
滑坡预测及相关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15(1):1-8.
被引量:128
7
杨果林.
硬壳层软土地基中界面附加应力研究[J]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6,11(1):47-54.
被引量:10
8
罗广发,罗志强.
高等级公路软基加固工程的固结沉降计算分析[J]
.中南公路工程,1996,21(4):18-23.
被引量:3
9
王志亮,黄景忠,李永池.
沉降预测中的Asaoka法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11):2025-2028.
被引量:76
10
孙四平 熊选爱.上海大众试车场软土地基沉降观测初步分析[J].铁道建设,2000,(1):15-22.
引证文献
12
1
周晓东,翟公宁,孟庆新.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应用分析[J]
.山东交通科技,2010(5):42-43.
被引量:1
2
陈述存,高正夏,朱杰.
软土路基沉降非线性曲线拟合法研究[J]
.勘察科学技术,2005(5):9-11.
被引量:1
3
曹卫东,肖巧林.
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分析研究[J]
.山西建筑,2006,32(9):90-91.
被引量:1
4
朱绍益,张玲,张伟.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及沉降量的计算[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5):293-295.
被引量:4
5
张丽萍.
两种指数曲线法在公路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对比[J]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5):26-28.
被引量:8
6
全敏,黄恒禹.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及沉降估算[J]
.大众科技,2010,12(5):88-88.
被引量:3
7
燕晓莹,阎长虹,许宝田.
人工堆山工程地基沉降Usher-Spillman模型预测[J]
.工程勘察,2012,40(7):19-22.
被引量:1
8
李辉.
浅谈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8):87-87.
被引量:1
9
高红杰.
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维护策略研讨[J]
.科技视界,2016(15):251-251.
10
叶妙宝.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42-4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盛奇,徐玲玲.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2(6):131-133.
被引量:1
2
赵光鹏,郑忠成.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分析比较[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14(3):176-179.
被引量:9
3
程燕,曹新文,王向峰.
武广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J]
.四川建筑,2009,39(6).
4
秦小华,余洋.
卡塔尔Lusail软基堆载预压加固效果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2):260-261.
5
苟静波,张燕明.
双优化GM(1,1)新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11):101-104.
被引量:1
6
于元峰,刘志凯,翟银波.
几种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分析探讨[J]
.山西建筑,2005,31(7):49-50.
被引量:11
7
周全能.
软土路基预留沉降量的计算与应用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06,26(7):24-26.
被引量:5
8
宋桂华,李俊才.
软土地区公路地基沉降的分析预测[J]
.江苏建筑,2006(5):40-41.
被引量:1
9
苗雨,谭显坤,杨慧琳,万云冬.
基于灰色模型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及误差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6):1049-1052.
被引量:4
10
吴志敏,尹晔,屠毓敏,高庆丰.
数据处理方法在路堤工后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1-4.
被引量:4
1
李凡,吴志昂,孙四平.
软土地基路堤最终沉降量推算方法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277-280.
被引量:46
2
张泽军.
公路拓宽工程中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J]
.交通世界,2015(13):102-103.
被引量:1
3
仇志明.
桩网复合地基在兰新第二双线铁路软土路基中的应用[J]
.铁道建筑,2013,53(12):95-97.
被引量:3
4
姚志安.
高速公路软基最终沉降量推算方法的比较及优化研究[J]
.公路工程,2010,35(3):156-158.
5
梁伦建.
东莞市某干道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量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9(4):79-79.
6
贺斌,李金栋.
基于Asaoka法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2):98-98.
被引量:1
7
李艳明,左杨.
指数曲线拟合和Asaoka法拟合组合推算路基最终沉降[J]
.山西交通科技,2010(1):7-8.
被引量:2
8
吴文湘.
水泥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
.路基工程,2009(2):139-140.
被引量:6
9
冯红学.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质量控制[J]
.交通标准化,2014,42(8):59-61.
被引量:11
10
罗应祥.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探讨[J]
.学术交流,2013(S1):105-107.
被引量:5
浙江水利科技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