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斑点叉尾鮰适合在德宏州生长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在2004~2005年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产卵温度范围为25~29℃,最适温度为27℃,水温超过31℃不利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鱼苗成活。孵化水温27~29℃。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为今后苗种规模化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解决了鱼苗长期靠引进,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等实际问题。
作者
杨中宏
机构地区
德宏州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云南农业》
2011年第5期31-32,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e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人工繁殖
试验
分类号
S965.1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梁拥军.
斑点叉尾鮰育苗技术[J]
.科学养鱼,2008,30(4):8-9.
被引量:1
2
黄爱平.
斑点叉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苗种培育技术(下)[J]
.科学养鱼,2008,30(6):14-16.
被引量:2
3
黄二春,余炳基,朱勇夫,付帅军,张从义.
斑点叉尾鮰人工催产技术与效果[J]
.内陆水产,2005,30(4):8-9.
被引量:2
4
黄钧,程光平,陈琴.
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养殖技术[J]
.广西畜牧兽医,2005,21(2):85-87.
被引量:1
5
丁德明.
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技术[J]
.内陆水产,2005,30(4):12-13.
被引量:3
6
潘顺林.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
.水利渔业,2004,24(4):45-46.
被引量:7
7
李金丹.
斑点叉尾鮰de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J]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1):17-1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
1
雷晓中,蔡焰值,汪亮.
斑点叉尾鮰无公害高效养殖技术概要[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377-2379.
被引量:1
2
何福林,向建国.
沟鲶的生物性状及生化特性研究[J]
.水利渔业,2006,26(6):54-55.
被引量:2
3
向君祖,彭英海.
山区河流型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探讨[J]
.内陆水产,2008,33(12):43-45.
4
刘孝华.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67-16868.
被引量:1
5
蒋高中,明俊超.
现阶段我国鱼类育种与苗种培育技术成就及发展趋势[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32(3):94-98.
被引量:4
6
郭永军,白东清,张家全,陈成勋,李东芳,邢克智.
斑点叉尾鮰骨骼系统解剖观察[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19(4):12-17.
被引量:1
7
陈意明,陈君.
广西桂江箱养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害频发原因分析与防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0):263-264.
被引量:1
8
陈涛.
野生芝麻剑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定[J]
.广西农学报,2015,30(4):38-40.
被引量:2
9
杨星,张美彦,张效平,商宝娣,李正友.
贵州养殖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6):98-101.
被引量:2
10
王远吉,赛清云,李永军,王燕.
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工厂化繁育试验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18,45(5):31-35.
1
李池陶,石连玉,徐伟,魏少波,路春艳.
兴凯湖翘嘴鱼白适宜孵化水温的研究[J]
.水产学杂志,2005,18(1):48-51.
被引量:2
2
李文姬.
虾夷扇贝育苗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
.水产科学,1996,15(1):26-28.
被引量:3
3
蒋明,谭国良,颜忠,唐秀峰,薛治泉,邬永忠.
水温对岩原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J]
.重庆水产,2005(2):19-20.
被引量:2
4
唐丽君,张筱帆,张堂林,李钟杰,刘家寿,程庆武.
水温对鲢早期发育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33(1):92-96.
被引量:12
5
张鑫磊,陈四清,刘寿堂,李学文,张岩,薛致勇.
温度、盐度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的影响[J]
.海洋科学进展,2006,24(3):342-348.
被引量:25
6
罗刚.
西伯利亚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5):72-72.
被引量:6
7
陈舒泛,周昕,华元渝.
温度对全人工繁殖暗纹东方鱼屯胚胎发育的影响[J]
.水利渔业,2003,23(3):5-6.
被引量:6
8
李宽意.
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
.齐鲁渔业,1996,13(6):22-24.
被引量:2
9
刘键,赵德树.
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J]
.水利渔业,2006,26(1):26-27.
被引量:7
10
沈庞幼,尤仲杰,焦海峰.
条石鲷人工育苗技术初探[J]
.齐鲁渔业,2010,27(10):4-6.
被引量:1
云南农业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