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
3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公共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体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微传播为代表的网络沟通平台的崛起可能形成加速社会良性演化进程的力量。
作者
何国平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年第4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传播
演化进程
沟通平台
媒体
分类号
TP39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简介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4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154
1
陈锡文.
警务化管理与大学生个性张扬之我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33-34.
被引量:2
2
喻国明.
传媒的负面影响与青少年教育[J]
.中国青年研究,2005(2):1-1.
被引量:27
3
J·希利斯·米勒,国荣.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27
4
杨雄.
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
.青年研究,2000(4):7-14.
被引量:113
5
姜飞.
美国的传播霸权及其激发的世界范围的文化保护[J]
.对外大传播,2005,13(4):35-37.
被引量:19
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
.中国青年研究,2005(7):5-10.
被引量:106
7
喻国明.
“去碎片化”:传媒经营的新趋势[J]
.视听界,2005(4):21-23.
被引量:15
8
黄升民,杨雪睿.
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6):6-12.
被引量:119
9
武志勇.
文化安全视阈中的传媒管理策略[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40-47.
被引量:5
10
孙瑾,卢黎歌,宋晓平.
当代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5):31-3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2
1
张平.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堕距化”问题分析及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启示[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0):187-189.
2
张平.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1):208-212.
被引量:1
3
陈燕红.
微博兴起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53-55.
被引量:25
4
陈世华,韩翠丽.
“微出版”初探[J]
.编辑之友,2011(10):18-21.
被引量:10
5
王艳芳.
微博时代水利行业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6):190-191.
被引量:2
6
蔡虹.
“微时代”下税务系统队伍建设的思考[J]
.财经界,2013(3):217-217.
7
李林容.
手机出版的发展特点浅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3(4):62-65.
被引量:3
8
陈菁,宋晓波.
关于公安微博发展的思考[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6(3):73-76.
被引量:1
9
史迎霞.
论“微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微教育”[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76-78.
被引量:15
10
董姜颖.
微时代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研究[J]
.知识经济,2014(1):141-14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2
1
高锋.
我国警察类院校警务化管理的可视化分析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为来源期刊的量化分析[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0(4):62-69.
被引量:1
2
马瑜蔓,刘滕博,吕向文.
公安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影响因素调查及其启示——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5):36-44.
被引量:1
3
李宣虹.
基于互联网的校园文化教育载体优化[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6):152-153.
4
吴芸.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析[J]
.传播力研究,2020,0(4):179-180.
被引量:1
5
李鸿嘉.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选择研究[J]
.包装世界,2018,0(9):206-206.
6
杨晓峰.
“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144-146.
被引量:34
7
贺锋.
微博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53-254.
8
李智.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8):62-63.
被引量:3
9
黄莉.
微博在高校管理中的影响力及意义[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10):158-159.
被引量:7
10
尹辉,赵夫鑫.
微博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成因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2(36):56-57.
1
李家鼎.
微博时代,刚刚开始就要结束?——从微博的现在和未来谈开去[J]
.青年记者,2012(4):43-44.
2
栾轶玫.
新媒体:没有最新只有更新[J]
.中国传媒科技,2012(4):16-16.
3
侯前进.
原子模型演化进程概述(上)[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3):208-209.
4
王昕初.
浅析网络微博中的议程设置[J]
.今传媒,2011,19(6):108-109.
被引量:12
5
奉国和.
多角度探讨数字图书馆发展演化[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6):21-25.
被引量:8
6
刘以鼎,孙骏炜.
福建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演化进程初探[J]
.东南学术,1997(S1):92-99.
被引量:1
7
王文章.
从书中看中国的世遗文化风采[J]
.全国新书目,2011(10):24-24.
8
孟庆稳,徐乃双.
河北省迁安市以“三贴近”搭建群众性网络沟通平台[J]
.精神文明导刊,2011(4):41-41.
9
郭雯.
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知识的动态演化进程[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5):88-91.
被引量:4
10
张军锐.
技术化交往中的“媒介人”及其主体性适应[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75-8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