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辩证互动机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社会物质生活的和谐是社会心理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的心理条件和精神动力。社会心理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心理各层次之间的辨证互动,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向着和谐的目标发展。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心理和谐互动机制研究"(200804012)成果
作者简介 李景春(1955--),男,吉林松原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玉杰(195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志峰(1981-),男,山西文水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2006,(20):9-9.
  • 2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1).
  • 3高德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求实,2008(2):32-34. 被引量:6
  • 4论语·于路[M].
  • 5.论语·学而[M].,..
  • 6.孟子·公孙丑下[M].,..
  • 7老子:第42章[M].
  • 8.墨子·兼爱中[M].,..
  • 9二程集:第1卷[M].
  • 10.春秋繁露·循天之道[M].,..

二级参考文献22

共引文献467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