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历史的自我坚守与族群隐痛——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赏析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北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了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的苦难历史和文化变迁,表达了作家对这个弱小民族的挚爱及对族群命运的强烈关注。本文从民族历史、民间立场、自然叙事等方面,论述了鄂温克民族为生存而抗争的自我坚守和族群隐痛,分析了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作者
李红秀
机构地区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民族论坛》
2007年第4期30-32,共3页
Minzu Tribune
关键词
鄂温克族
民族历史
民间立场
自然叙事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李红秀(1969-),男,四川南江人,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5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1
方守金,迟子建.
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J]
.文艺评论,2001(3):80-86.
被引量:164
2
文能,迟子建.
畅饮“天河之水”——迟子建访谈录[J]
.花城,1998(1):114-120.
被引量:169
3
巫晓燕.
历史叙事中的审美想象——评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J]
.当代作家评论,2004(3):105-111.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2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已卯五说》[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2页.
3
迟子建.《女人的手》[M].济南:明天出版社,.第133页.
共引文献
315
1
陈佳.
浅谈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形象[J]
.作家天地,2020(23):1-2.
被引量:1
2
张龄月.
迟子建小说的叙事视角及其修辞语言分析——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1):61-63.
被引量:1
3
李晓华.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论萧红和迟子建的地缘小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S1):114-120.
被引量:2
4
刘春玲,杨松柠,徐晶.
从叙事角度对迟子建小说童年母题的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5):18-20.
被引量:3
5
刘松.
童话王国中的现实世界——理解迟子建的一种角度[J]
.文教资料,2008(15):18-20.
6
王秀芹.
论迟子建小说“后退内转”的“故乡”叙事[J]
.时代文学,2008(21):192-194.
7
费虹.
迟子建乡土情结的成因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0-24.
被引量:1
8
费虹.
论迟子建小说的儿童视角及其对情调模式的建构[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2):1-4.
被引量:1
9
代玉坤.
寻常人生的诗意和温情——读迟子建近作《福翩翩》[J]
.文教资料,2007(29):22-24.
10
李超.
试论迟子建的小说艺术[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17-18.
同被引文献
50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510
2
阎秋红.
萨满教与东北民间文化[J]
.满族研究,2004(2):56-59.
被引量:28
3
谢有顺.
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我读迟子建的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6(1):66-71.
被引量:90
4
柏彦飞.
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博弈——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1-2.
被引量:4
5
迟子建.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3,0(7):39-40.
被引量:9
6
於可训.
主持人的话[J]
.小说评论,2002(2):27-28.
被引量:16
7
苏童.
关于迟子建[J]
.当代作家评论,2005(1):55-56.
被引量:111
8
方守金,迟子建.
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J]
.文艺评论,2001(3):80-86.
被引量:164
9
迟子建,胡殷红.
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J]
.艺术广角,2006(2):34-35.
被引量:142
10
迟子建,周景雷.
文学的第三地[J]
.当代作家评论,2006(4):42-50.
被引量:111
引证文献
10
1
曾娟.
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51-55.
被引量:7
2
董倩.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民俗书写[J]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1):60-63.
被引量:2
3
王淑君.
一种无法复原的伤害——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文明冲突问题[J]
.北方文学(中),2012(7):21-22.
4
王晓旋.
生命是条沉静婉约的河——从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看生命之美[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3):74-76.
5
周和军.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文主义内涵再阐释[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2):73-76.
被引量:1
6
王雨涤.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艺术特色[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8):42-44.
被引量:1
7
刘伊娜.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与“新生”[J]
.昭通学院学报,2020,42(6):72-75.
8
乔彩彩.
迟子建生态题材小说的空间叙事[J]
.长安学刊,2021,12(1):54-57.
9
张彤霞.
古老民族的现代隐忧——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J]
.青年文学家,2010,0(12X):10-10.
被引量:1
10
付琳纳.
当代民族文学的陌生化表达及其英译再现阐释——以《额尔古纳河右岸》徐穆实英译本为例[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2):56-6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董倩.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民俗书写[J]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1):60-63.
被引量:2
2
王腾远.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始文化认同与现代性反思[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5(4):85-87.
被引量:1
3
方玲玲.
人类理想的赞歌——从《额尔古纳河右岸》看迟子建的审美理想[J]
.长城,2014,0(01X):44-45.
被引量:1
4
王玉兰.
少数民族题材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解读——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海外英语,2020(15):200-201.
被引量:3
5
汲子樱.
迟子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反现代性艺术特征探究[J]
.艺术科技,2021,34(10):141-142.
被引量:1
6
廖天.
现代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评《额尔古纳河右岸》[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7):102-104.
7
邹晓伟.
《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其英译本的接受美学阐释与传播探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2):130-135.
被引量:7
8
陈美龄.
归化异化视角下《额尔古纳河右岸》徐穆实英译本研究[J]
.今古文创,2023(12):109-111.
被引量:3
9
陈雨欣,邓隽.
翻译建构视角下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8):16-21.
被引量:1
10
SUN Fangjing,SU Chen.
A Study on Defamiliar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24,21(11):528-534.
1
张迎军.
迟子建小说叙事中的“自然”母题[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58-61.
被引量:1
2
舒云童.
低吟的和谐蓝调——谈《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中庸之道[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7):117-118.
3
孙晓燕.
女性在都市成长中的自我坚守与迷失——兼谈女性文学概念界定的重要性[J]
.中州大学学报,2010,27(1):49-51.
被引量:2
4
郑正平.
《活着之上》中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自我坚守[J]
.芙蓉,2015(6):188-190.
5
焦慧贤.
文化视野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9):38-38.
6
刘彩霞.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悲剧美[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1):114-116.
被引量:1
7
内蒙古第十九届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民族文学笔会[J]
.骏马,2016,0(6).
8
王诺.
当代美国小说里的自我意识[J]
.当代外国文学,2001,22(2):150-154.
被引量:6
9
刘丽娜.
自我坚守和自我救赎——解读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的生命情怀[J]
.才智,2014,0(31):19-19.
10
杨绍梁.
叙事学研究的新维度——《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述评[J]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5):84-89.
被引量:7
民族论坛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