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艾叶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8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梅全喜
高玉桥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30-1032,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关键词
艾叶
化学
药理
综述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作者简介
梅全喜(1962~),男,湖北蕲春人,教授,主任中药师,从事中药研究与开发及药剂管理工作。电话:0760-815106,E-mail:meiquanxi@163.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87
同被引文献
832
引证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785
参考文献
26
1
张喜云,孟庆安.
零陵香等药材挥发油含量的测定[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20(4):236-238.
被引量:14
2
尹庚明,孙宁,朱锦瞻,麦亦红,林华基,卞则梁.
艾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分析化学,1999,27(1):55-58.
被引量:30
3
汪国华,张文惠.
艾叶中桉油精的薄层色谱鉴别[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1):29-29.
被引量:7
4
朱江.
日本产艾蒿与中国产艾蒿的异同[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4):24-25.
被引量:4
5
王剑,田新村.
栽培蕲艾与野生蕲艾的质量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8):463-464.
被引量:16
6
杨志孝,时元林,张志友,李桂新,高德海.
泰山黄精丹参柴胡虎丈艾叶煎煮液中部分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6,13(4):31-32.
被引量:11
7
大西基代.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艾蒿及艾的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1):47-48.
8
孙志伟 李静 李娟 等.艾叶中脂肪酸成分分析.长白山中医药研究与开发,1996,5(2):27-27.
9
陈宗良,张慧芳.
艾叶、野艾及细叶艾的比较鉴别[J]
.中药材,1999,22(5):235-237.
被引量:10
10
程存归,刘鹏,陈宗良.
艾、野艾及细叶艾的FTIR直接鉴别[J]
.中药材,2002,25(5):315-31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郭承军.
山东艾叶与野艾叶的挥发油比较研究[J]
.中草药,2001,32(6):500-501.
被引量:18
2
张华,刘波,孙永庆.
艾叶炭炮制工艺探讨[J]
.中药材,1993,16(1):34-35.
被引量:10
3
周义新,刘希真,陶增光,李东力,李朋飞.
常用消毒剂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原性的破坏作用[J]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4,11(2):80-84.
被引量:8
4
张文娟.
中药材药物防霉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32-534.
被引量:10
5
卫煜英,万仁忠.
韭菜挥发油主要成份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分析化学,1996,24(2):192-194.
被引量:20
6
王红星,郭燕群,张,陈美环.
芳香型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测定和比较[J]
.中国饲料,1996(6):32-34.
被引量:41
7
郭燕群,王红星,陈美环,张.
天然芳香型饲料防霉剂防霉效果研究[J]
.中国饲料,1996(8):19-21.
被引量:4
8
梅全喜.
艾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6,27(5):311-314.
被引量:55
9
张萍.
艾叶薰蒸对门诊注射室空气消毒的探讨[J]
.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1):490-490.
被引量:12
10
唐法娣 谢强敏 等.葛缕醇平喘抗过敏作用的观察[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8,17(3):115-7.
共引文献
387
1
李涵,陈希瑜,朱珠,王义杰,骆百林,梅全喜.
蕲艾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22,45(3):765-769.
被引量:9
2
吴孟华,邓静,张英,李杰,黄建香,林泽斌,曹晖.
岭南鲍姑艾(红脚艾)的品种考证[J]
.中药材,2022,45(1):235-241.
被引量:1
3
胡秀敏,何俊美,苏裕心.
中草药在消毒领域应用现状及其潜在价值[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0(2):145-148.
被引量:6
4
李晓雪.
艾叶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0,0(1):23-25.
被引量:6
5
董仁杰,夏志,金石柱.
基于专利视角的南阳市艾草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184-187.
被引量:1
6
林振宇,丁建兴.
灸法相关研究中对照组的设计现状与展望[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172-172.
7
赵宁,辛毅,张翠丽,梅全喜.
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
.中药材,2008,31(1):107-110.
被引量:32
8
洪宗国,农熠瑛,杨兆涛.
蕲艾燃烟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10-12.
被引量:32
9
王显著,段石顽.
艾叶及其炮制品挥发油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8):1069-1070.
被引量:14
10
都晓伟,孟祥才.
中药材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75-7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832
1
薛紫鲸,郭利霄,郭梅,杨贵雅,张丹,郭龙,郑玉光.
不同采收期祁艾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4):5433-5440.
被引量:32
2
赵宁,辛毅,张翠丽,梅全喜.
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
.中药材,2008,31(1):107-110.
被引量:32
3
洪宗国,农熠瑛,杨兆涛.
蕲艾燃烟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10-12.
被引量:32
4
梁雪钰,陈其秀,陈其和,巴俊杰.
向日葵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S1):139-141.
被引量:18
5
王显著,段石顽.
艾叶及其炮制品挥发油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8):1069-1070.
被引量:14
6
王艳荣,何云,苗志国,刘长忠.
“绿色”饲料添加剂——艾叶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10):38-40.
被引量:21
7
李孟汉,郭义.
穴位注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0):69-72.
被引量:62
8
许文,李心群.
猪苓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24(4):266-273.
被引量:23
9
Hui-Rong Liu, Li Qi, Lu-Yi Wu, Xiao-Peng Ma, Xiu-Di Qin, Wen-Yan Huang, Ming Dong, Huan-Gan Wu.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dynorphin and endomorphin in rats with chronic visceral hyperalgesia[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6(32):4079-4083.
被引量:34
10
陶燕蓉,陈曦.
中药质量评价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J]
.中药与临床,2011,2(2):59-62.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83
1
薛紫鲸,郭利霄,郭梅,杨贵雅,张丹,郭龙,郑玉光.
不同采收期祁艾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4):5433-5440.
被引量:32
2
赵宁,辛毅,张翠丽,梅全喜.
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
.中药材,2008,31(1):107-110.
被引量:32
3
李朝晖.
艾叶提取液对真丝的直接染色[J]
.印染,2012,38(4):20-23.
被引量:8
4
陈文列,刘献祥,褚剑锋.
洁尔阴治疗生殖器滴虫病的传统与现代药理作用探讨[J]
.福建中医药,2007,38(5):52-54.
被引量:5
5
金采映,朱蕾蕾.
蒋健治疗头面诸痛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12-13.
被引量:1
6
王锦军,黄兆文,李瑶瑶.
艾叶化学成分的研究[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5-466.
被引量:21
7
张扬,杨子明,邓思贤,杨卓鸿,李鹂,欧韦文,汪国成.
乙基纤维素-艾叶粉溶液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2009,36(5):6-8.
被引量:4
8
刘迈兰,曾芳,和中浚,梁繁荣.
艾为最佳施灸材料探析——基于艾与其他典型灸材的比较[J]
.江苏中医药,2009,41(6):59-61.
被引量:12
9
魏孜孜,卢标清,孙一帆.
三种外治方法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5-36.
被引量:14
10
邓日生,黄鸿,余文灵,陈筱春.
穴位艾灸对网球队员无氧能力训练效果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68-6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85
1
田浩,姜自胜,王玉鑫,杨永娜.
葫芦灸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
.中医外治杂志,2023,32(5):72-74.
被引量:5
2
闫婷,周正繁,罗苗,周竹青,熊慧,梅之南.
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分析[J]
.中药材,2022,45(10):2425-2431.
被引量:13
3
王琛,张权,张晓芬,周晓云.
苗药香囊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NF-κB的研究[J]
.中药材,2022,45(6):1465-1469.
被引量:3
4
李涵,陈希瑜,朱珠,王义杰,骆百林,梅全喜.
蕲艾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22,45(3):765-769.
被引量:9
5
李新蕊,吴萌,贾毓欣,司明东,郑玉光,马东来.
基于初级代谢产物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的质量差异[J]
.中药材,2021,44(8):1901-1905.
被引量:8
6
曹虹虹,严维花,郭爽,邓畅,薛蓉,张科卫,陆兔林,毛春芹,李林,季德,宋嬿.
栀子姜炙工艺及姜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4):5413-5420.
被引量:14
7
鉴志刚,叶世芸,殷少文,刘巧,张艳琴.
基于指纹图谱技术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苦参中苦参总碱的提取条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8):39-44.
被引量:6
8
曹洁,赵中亭,何天有,于建荣.
论艾灸在防治疫病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3):197-200.
被引量:8
9
尚娅男,陆文婷,张淋麟,罗小超,钟玉梅,周海燕.
艾灸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与思考[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2):202-205.
被引量:9
10
李晓雪.
艾叶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0,0(1):23-25.
被引量:6
1
黄新炜,段玉峰,韩果萍,杨杰.
中药三棱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4):22-25.
被引量:10
2
李君玲,杨松松.
蒺藜皂苷化学及药理研究概述[J]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09-1511.
被引量:22
3
王艳萍,黄斌,王基锋.
心血管疾病中药治疗进展[J]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6):94-95.
被引量:5
4
马卓,刘小平.
地龙的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J]
.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44-45.
被引量:5
5
王芳,李东.
当归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3,14(10):630-631.
被引量:106
6
王立新,韩广轩,刘文庸,张卫东.
齐墩果酸的化学及药理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2001,19(2):104-107.
被引量:103
7
Hiros.,H 邓颖.
荆芥和连翘的化学及药理研究[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4):28-30.
被引量:3
8
裴月湖,冯宝民,华会明,韩冰,王涛.
瑞香狼毒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1,32(8):764-768.
被引量:25
9
崔艳君,陈若芸.
鸡血藤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4):72-78.
被引量:57
10
王钢力,陈德昌.
红景天属(RhodiolaL.)植物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3):54-57.
被引量:16
中成药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