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要尽快采取行动。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4-54,共1页
同被引文献7
-
1沃尔夫·刚格拉夫·魏智通.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08.
-
2亚历山大基斯.国家环境法[M].张若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23.
-
3胡鞍钢 管清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四大可行性.生态环境与保护,2009,(3):10-10.
-
4梁必骐.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86493010006yd.html.
-
5张哲.哥本哈根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起点[EB/OL].http://www.cnr.cn/allnews/200912/t20091223-505795995.html.
-
6李强.后京都时代美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原因的理性解读[J].理论导刊,2009(3):101-103. 被引量:6
-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张永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44(3):4-13. 被引量:166
-
1本刊评论员,云子.党员干部要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表率[J].当代贵州,2006(8):1-1.
-
2刘玉真.带好两本护照[J].高中生之友(高考版),2013(6):11-11.
-
3黎明.大国的责任与机遇[J].中国减灾,2008,18(3):12-13.
-
4陶锡良.环境伦理与环境法[J].人民检察,1996(11):60-60.
-
5张闯.中国德治思想初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1,14(7X):198-198.
-
6杨满珍.碳政治与中国的基本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5(7):304-306. 被引量:1
-
7细菌登陆火星[J].科普童话(恐龙寻踪),2013(3):30-31.
-
8进一步了解土壤[J].中学科技,2009(3):26-26.
-
9赵吴厚.创新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J].云南人大,2006(12):24-25.
-
10卢苏燕.地球在呻吟 人类要行动[J].乡镇企业导报,2007(4):5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