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氰基丙烯酸酯毫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10多年来靶向给药系统—载药聚氰基丙烯酸酯毫微球在制各方法、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较全面了解和开发研究这类制剂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
张志荣
廖工铁
机构地区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326,共4页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聚氰基丙烯酸酯
毫微球
靶向给药系统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82
1
谭家驹,张春富,冯彦林,曹金全,曹本洪,尹端,汪勇先.
靶向治疗用Fe304及其白蛋包被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J]
.中国医学工程,2003,11(6):30-32.
被引量:5
2
任非,陈建海,杨西晓,姜耀东.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126-1130.
被引量:2
3
郭东星,仇丽霞,张满栋.
均匀设计方法及其应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69-71.
被引量:43
4
吴传斌,魏树礼.
磁性药物微球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6):330-334.
被引量:27
5
张志荣,廖工铁.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中米托蒽醌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7):422-424.
被引量:8
6
蒋学华,廖工铁,姚倩.
毫微粒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43-646.
被引量:4
7
张志荣,廖工铁,钱文.
均匀设计法优选米托蒽醌毫微球的制备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6):246-249.
被引量:14
8
任非,陈建海,陈志良.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63-1166.
被引量:8
9
吕敏,王峰,李颖,王幼珍,王京媛,贾广兴.
胰岛素经眼吸收后对正常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模型家兔的降血糖作用[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13-16.
被引量:8
10
毛晓明,梁秉文,方世珍,饶亚萍,李群,周民伟.
胰岛素经皮电渗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1):660-6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3
1
杨西晓,陈建海,任非,郭丹.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细胞毒性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0):758-759.
被引量:3
2
任非,陈建海,杨西晓,姜耀东.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126-1130.
被引量:2
3
杨西晓,陈建海,郭丹,任非.
注射用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5):280-282.
被引量:1
4
肖正华,吕凤林,张梦军,任建敏,王振维.
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制备工艺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2):150-153.
被引量:2
5
任非,陈建海,陈志良.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63-1166.
被引量:8
6
杨西晓,陈建海,郭丹.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0):1261-1263.
被引量:10
7
任非,姜耀东,刘焰东,刘伟,陈建海.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分布[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0):1187-1191.
被引量:4
8
修志龙,齐冬建,苏志国.
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给药系统(Ⅰ)[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6,17(4):172-176.
被引量:7
9
修志龙,齐冬建,苏志国.
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给药系统(Ⅱ)[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6,17(5):219-223.
被引量:1
10
李艳辉,邓树海.
苦参碱毫微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36-13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周红玲,陈建海,艾秀娟,杨西晓,西娜,蒋青锋.
微射流法制备注射用丝裂霉素纳米粒及其溶血试验研究[J]
.中国药房,2007,18(13):976-978.
被引量:2
2
任非,姜耀东,刘焰东,刘伟,陈建海.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分布[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0):1187-1191.
被引量:4
3
韩德艳,谢长生.
碳包铁对丝裂霉素C的吸附与缓释性能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23(4):32-34.
被引量:5
4
杨菁,宋存先.
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输送和药物控释体系的应用前景[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7):684-688.
被引量:1
5
周建超,周天洋,张振中.
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5):968-970.
被引量:1
6
张阳德,丁诚,张宗久,张浩伟,齐贵新,潘一峰.
优化工艺制备表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0):1191-1193.
被引量:8
7
赵原璧,邱俊明,王晓莹,邱祖民.
抗肿瘤磁性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J]
.江西科学,2006,24(5):378-382.
被引量:1
8
郑建伟,徐戎,唐滔,王剑明,曾繁典,邹声泉.
5-氟尿嘧啶纳米磁性颗粒在荷瘤鼠体内靶向性分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2):202-205.
被引量:7
9
黄乐松,王春霞,陈志良,万佳,阎玺庆,段刚.
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1):1653-1656.
被引量:8
10
张向荣,王晶,周海波,张萱怡,李三鸣,潘卫三.
盐酸环丙沙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溶胶的制备[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4):2054-2056.
被引量:3
1
王玮,陈玉成,张丹,刘慧娜,宁二娟,张海峰.
VEGF纳米粒的制备及药剂学性质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4):11-13.
被引量:1
2
潘萍,杨志强,张学农,唐丽华,张学均.
环孢素A聚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J]
.抗感染药学,2007,4(4):154-157.
3
张志荣,田辉,何勤.
阿昔洛韦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制备工艺研究[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29(3):329-333.
被引量:13
4
李昕,朱永法,赵梅娟.
聚氰基丙烯酸酯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及相关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2):266-269.
被引量:4
5
张阳德,刘美洲,刘东京,张宗久,赵明钢.
柔红霉素纳米粒的制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8):1000-1004.
被引量:1
6
仵文英,赵暖暖.
氟尿嘧啶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14,33(1):76-78.
被引量:2
7
张学农,苗爱东,王国荃,孙殿甲,温浩,王梅,古丽努尔.多.
阿苯达唑口服纳米球的制备及释药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19(2):114-117.
被引量:14
中国药学杂志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