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Discussion on Five Key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Study of Marxism Philosophy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等方向的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作者
白刚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32-35,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field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当代中国
热点
哲学本体论
跨世纪发展
哲学关系
当代西方
当代性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杨学功.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5):32-37.
被引量:15
2
胡刘.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J]
.教学与研究,2004(7):77-84.
被引量:3
3
陈学明.
如何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看[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3):79-87.
被引量:9
4
白刚.
从实践本体化到本体实践化[J]
.东岳论丛,2003,24(6):62-65.
被引量:2
5
聂锦芳.
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再省思——一份清理与辨析[J]
.学术研究,2003(9):36-43.
被引量:9
6
孙正聿.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J]
.学术月刊,2002,34(9):96-104.
被引量:50
7
田海平.破除形而上学的“怪影”——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J]人文杂志,2001(05).
8
赵景来.
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教学与研究,2001(5):69-76.
被引量:8
9
贺来.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0(06).
10
欧阳康.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几个前提与方法问题[J]
.江汉论坛,2000(8):35-38.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李文阁.
走近马克思[J]
.哲学研究,2000(4):38-39.
被引量:2
2
杨学功.
“回到马克思”——从哲学观的视角看[J]
.哲学研究,2000(4):34-37.
被引量:13
3
孔伟.
'9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进展[J]
.教学与研究,1999(3):56-59.
被引量:2
4
刘放桐.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1999(6):4-10.
被引量:40
5
俞吾金.
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J]
.天津社会科学,1999(6):11-15.
被引量:11
6
吴晓明.
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
.天津社会科学,1999(6):16-21.
被引量:26
7
王德峰.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J]
.天津社会科学,1999(6):22-28.
被引量:14
8
黄楠森.
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
.教学与研究,1996(1):41-45.
被引量:16
9
吴晓明.
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J]
.南京社会科学,1996(8):25-38.
被引量:16
10
聂锦芳.
马克思文本研究史的初步清理与方法论省思[J]
.哲学研究,2002(6):15-21.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29
1
宋伟.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品格、范式革命与现代意蕴[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3(1):193-205.
被引量:2
2
焦妍.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J]
.中国产经,2022(4):44-46.
被引量:1
3
姜子豪,刘潞.
儒家“群己”观在当代德育中的变迁——以德育教材为中心的考察[J]
.教育伦理研究,2024(1):328-338.
4
白刚,付秀荣.
本体的奥秘在于人——高清海的本体观[J]
.长白学刊,2007(3):4-8.
5
薛嘉政.
哲学信仰本体论基础的历史探寻[J]
.新疆社会科学,2009(5):1-5.
6
牛笑风.
试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当代性[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5(1):1-4.
7
李小强.
浅析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理解、研究和发展[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S1):79-82.
8
杨学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研究中的运用[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65-72.
被引量:20
9
卞绍斌,张宏.
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启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4):93-98.
10
白刚.
从形态纷争到目标趋同──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种理解[J]
.长白学刊,2002(1):44-49.
被引量:2
1
张荣艳,白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J]
.甘肃理论学刊,2005(4):46-49.
2
白刚.
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四大生长点[J]
.青海社会科学,2002(3):49-50.
3
路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跨世纪的使命[J]
.中国电子商务,2014(12):151-151.
4
陈延斌.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与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实现[J]
.道德与文明,1998(4):33-35.
被引量:1
5
阳海音.
回顾·透视·展望──“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综述[J]
.江汉论坛,2000(1):93-93.
6
刘晨.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未来的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3):72-72.
7
赵润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2):27-29.
8
刘荆芬.
试论邓小平的理论学习思想及其对现实的启示[J]
.桂海论丛,1997,13(6):28-30.
9
王冰.
刍议哲学未来的发展[J]
.商情,2009(25):90-90.
10
严满维.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需处理的哲学关系[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4(3):71-72.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