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影响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成效的限制因素 被引量:13

Limiting Factors in Wheat Breeding Program with the Resistance to Fusarium Bl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是世界性的难题 ,至今未能育成既丰产又高抗的品种 ,究其原因 ,主要存在如下限制因素 :①抗源尚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 ;②在抗性类型划分和抗性鉴定方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 ;③对抗性遗传机制的理解还很有限 ;④育种技术路线不科学。解决赤霉病为害必须采用以抗赤育种为主 ,配合栽培、生物防治的综合治理策略。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5,395,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863- 2 0 0 1AA2 1 1 0 2 1 )。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5

  • 1张秋英,张绍南,张海峰,叶定生,吴泽津.小麦赤霉病病麦粒浸出液在小麦抗赤霉病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初报[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4,9(2):58-61. 被引量:6
  • 2程顺和,杨士敏,张伯桥,季开桢,赵步洪,高德荣.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扩展性鉴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4,27(2):45-49. 被引量:26
  • 3蒋国梁,吴兆苏.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进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1):1-8. 被引量:4
  • 4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 植保所.小麦赤霉病最优抗源——苏麦3号[J].江苏农业科学,1988,(12):1-4.
  • 5邹明烈.小麦品种不同株高等基因系赤霉病抗性比较[J].江苏农业学报,1988,4(1):1-5.
  • 6黄德崇 蒋国梁 庄宗英 等.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选育抗(耐)赤霉病小麦品种的研究进展[A].庄巧生,杜振华.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1991~1995)[C].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402--411.
  • 7陈佩度 刘大钧 翁益群 等.利用亲缘植物创造抗赤霉病小麦新种质[A].庄巧生,杜振华.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1991~1995)[C].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87--91.
  • 8颜--,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20卷,6期,17页
  • 9王耀南,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1期,10页
  • 10刘宗镇,上海农业学报,1985年,1卷,2期,75页

共引文献117

同被引文献113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