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5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同被引文献14
-
1王淑芳,刘沿伊.Internet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17(4):5-6. 被引量:6
-
2李瑢.关于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04,11(2):82-84. 被引量:3
-
3王和平,陈火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的难点与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81-83. 被引量:2
-
4邓兴明,姚蔚.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及其预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5):53-54. 被引量:7
-
5谢海光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
6胡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1,(1).
-
7李卓英,王健.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新长征,2001,0(3):31-33. 被引量:6
-
8龚惠香.认清利弊前提下的主动引导——高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4):11-15. 被引量:21
-
9吴晟志,蔡其明.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7(2):147-150. 被引量:10
-
10陈七三,刘丽红.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38-4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5
-
1刘成荣.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38-39. 被引量:1
-
2祝焱.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6):39-40. 被引量:1
-
3李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68-71. 被引量:61
-
4张辉.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283-284.
-
5邱正祥,孙松平,赵茂程.大学生网络活动趋利避害对策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27-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4
-
1吕建明.论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4):6-8.
-
2莫非.透析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社科纵横,2008,23(12):166-167. 被引量:2
-
3汪方学.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的素质要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24-26.
-
4李琼.浅析网络德育的组织管理[J].知识经济,2008(6):164-165.
-
5余建树,汪和生.网络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新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2):181-184. 被引量:1
-
6张光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机制创新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3):98-99.
-
7冯春芳,成长春.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4(6):342-344. 被引量:21
-
8万媛媛,龙刚.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1):63-66. 被引量:1
-
9李玉娟.网络越轨行为及其矫正[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1):90-92. 被引量:9
-
10鲁宽民.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面对网络[J].中州学刊,2005(2):18-20. 被引量:5
-
1刘向信.漫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11-12. 被引量:9
-
2刘向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趋势[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1):1-4. 被引量:1
-
3张入云,后扬.用设计应对战略——世博规划精彩问世[J].今日上海,2005(3):16-19.
-
4周大地,徐华清.气候变化的能源应对战略[J].科学中国人,2004(9):30-31. 被引量:2
-
5胡佳.法国综合大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58-60.
-
6赵友宝,赵新峰,路超,乔培国.联盟双赢 协同制胜——跨国公司战略调整与国际战略联盟的发展及其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44-47. 被引量:1
-
7朱捷.预算管理中个案研究方法分析--基于《交互预算:应对战略不确定性、契合管理控制的新机制--基于天津一汽丰田公司的案例研究》[J].大观周刊,2011(22):26-26.
-
8吴岩,刘祖良.世界高等教育高端发展的走向与我国应对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3-27. 被引量:7
-
9马梁.谈判宝典(连载)4[J].中国新时代,2002(5):31-32.
-
10聂资鲁.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中国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1(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