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文学翻译的多元化倾向
Tendencies of Pluralism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纵观我国的翻译史 ,讨论最多的还是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 ,只能接近原著 ,不可能完全复原。本文试图从文化差异。
作者
张志鸿
机构地区
济南大学外语系
出处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Journal of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多元化倾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李田心.
不存在所谓的翻译(科)学[J]
.中国翻译,2000(5):8-10.
被引量:27
2
叶苗.
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J]
.中国翻译,2000(4):16-19.
被引量:19
3
杨晓荣.
德高望重,垂范学林——记著名学者、翻译家刘重德先生[J]
.外语研究,2000,17(2):62-63.
被引量:3
4
刘靖之.
翻译──文化的多维交融(《文化翻译论纲》代序)[J]
.中国翻译,2000(1):22-26.
被引量:18
5
张增健.
从“戴着脚镣跳舞”谈起——浅议英汉翻译中的词句处理[J]
.中国翻译,1998(1):18-21.
被引量:16
6
郑诗鼎.
评刘重德的《爱玛》重译版本[J]
.中国翻译,1998(1):42-45.
被引量:11
7
刘士聪,谷启楠.
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
.中国翻译,1997(1):17-20.
被引量:78
8
姜其煌.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J]
.中国翻译,1996(4):21-25.
被引量:24
9
刘炳善.
莎剧的两种中译本:从一出戏看全集[J]
.中国翻译,1992(4):40-45.
被引量:14
10
方平.
文学翻译是选择的艺术——翻译莎剧《麦克贝斯》有感[J]
.中国翻译,1992(2):13-1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胡清平.
澄清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翻译,1999(5):2-5.
被引量:11
2
劳陇.
什么是翻译学(translatology)?翻译科学(scienceoftranslating)?——对翻译理论研究“沉寂期”的思考[J]
.中国翻译,1999(5):43-45.
被引量:21
3
[3]Nida &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E.J.Brill,Leiden,1969,p.163.
4
(英)奥斯丁(JaneAusten)著,张玲,张扬.傲慢与偏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5
[英]简·奥斯丁(Jane austen) 著,王科一.傲慢与偏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211
1
王明亮,曲小慧.
《红楼梦》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对比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7):32-34.
2
陈晓丹.
从《红楼梦》英译本章回目录及个别谚语的翻译谈起[J]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3):84-85.
3
段玲.
论语境对翻译的影响[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23(6):167-169.
4
魏东峰,王丽.
试论翻译学及其走向[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2):53-55.
5
刘明东.
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
.外语教学,2001,22(4):54-57.
被引量:35
6
任慧芳.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J]
.文教资料,2008(7):48-50.
7
徐波.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初探[J]
.文教资料,2008(14):46-48.
被引量:3
8
李福珍.
对《红楼梦》译本中“红”字翻译的比较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112-113.
被引量:2
9
杨钦.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朱生豪的戏剧翻译风格及其成因[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162-163.
被引量:1
10
鲍德旺.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笔记》述介[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240-244.
被引量:7
1
黎昌友.
流行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发展趋势[J]
.广西社会科学,2006(3):165-168.
被引量:1
2
孙汉军.
修辞学的研究方法[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3):27-31.
3
顾源.
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J]
.社会学,2009(3):15-20.
被引量:2
4
黎昌友,彭金祥.
校园流行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发展趋势[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52-54.
被引量:3
5
刘著妍.
多元化译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文本的解读[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42-345.
被引量:1
6
李文彬.
足球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现象探究[J]
.文学教育,2016(24):106-107.
被引量:1
7
邹嘉彦,游汝杰.
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12-21.
被引量:40
8
冯颖钦.
电影改编与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1993(1):17-20.
被引量:2
9
郑建明,刘琳,刘一凡.
政治关联的结构特征、多元化驱动与公司价值[J]
.金融研究,2014(2):167-179.
被引量:24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