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72,共1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共引文献28
-
1赵金铭.“九五”期间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0,14(3):3-6. 被引量:23
-
2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3):100-106. 被引量:78
-
3肖路.从学习者的视角谈高级精读教材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37-43. 被引量:5
-
4罗青松.试论定向汉语教材编写的环境文化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05(4):87-93. 被引量:18
-
5罗青松.试论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使用[J].海外华文教育,2007(2):1-7.
-
6刘振平.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10):159-161. 被引量:5
-
7邹工成.从会话结构理论谈对外汉语短期口语教材的编写[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6):132-134. 被引量:2
-
8卢伟.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研发几个问题的思考[J].海外华文教育,2009(2):1-6. 被引量:5
-
9刘芳芳.来华长期进修留学生综合课教材需求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42-146. 被引量:3
-
10李香平.当前留学生汉字教材编写中的问题与对策[J].汉语学习,2011(1):87-95.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14
-
1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5):459-470. 被引量:361
-
2刁世兰.“这”、“那”的下指用法探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6,11(1):80-82. 被引量:2
-
3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21(1):50-61. 被引量:434
-
4刘嵚.“我说”的语义演变及其主观化[J].语文研究,2008(3):18-23. 被引量:51
-
5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24(2):192-198. 被引量:84
-
6董秀芳.来源于完整小句的话语标记“我告诉你”[J].语言科学,2010,9(3):279-286. 被引量:74
-
7曹秀玲.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5):38-50. 被引量:74
-
8张谊生.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J].语文研究,2010(4):12-19. 被引量:36
-
9祁峰.“X的是”:从话语标记到焦点标记[J].汉语学习,2011(4):107-112. 被引量:28
-
10姚双云,姚小鹏.自然口语中“就是”话语标记功能的浮现[J].世界汉语教学,2012,26(1):77-84. 被引量:41
-
1韦桂柳.浅谈情态动词在外贸英语函电中的译法理解[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377-378. 被引量:1
-
2何开云.will的非助动词用法浅谈[J].语言教育,1997,0(6):19-21.
-
3王红,曾济民,王琼,李进,廖顺萍.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的比较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6):53-56. 被引量:2
-
4袁杰.汉语言有所为表示初探[J].当代修辞学,1990(4):25-26.
-
5Alicia Prince 蒋琳.行使拒绝权五法[J].英语广场(美丽英文),2015,0(3):16-18.
-
6周立.Get Peanuts[J].当代外语研究,2002(12):19-20.
-
7王懋明,赵英明.谈金评《水浒》的言语行为分析[J].当代修辞学,1988(5):35-37.
-
8李嘉.试析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9(2):94-96. 被引量:1
-
9焦继顺.释“允”——浅论先秦“允”字无虚词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87-90.
-
10厉继选.’05年高考语法单选题千练千析(六)[J].中学语数外(高中版),2005(2):4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