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海派电影创作应有“大文化”观念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上海的电影创作之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寞沉寂,是因为它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民族电影一样,无法面对电影全球化、产业化和国际市场化的严峻挑战。所以说,讨论海派的影视创作,尤其是电影创作,便不能狭隘地站在本地的立场而应当站在一个大的民族电影立场和大的民族文化立场。很多专家学者往往站在一种地域文化的角度,相对于所谓“京派”或“岭南派”界定海派影视,将海派影视作为一种地域产品加以研究并试图对创作进行舆论导向,而创作人员也往往力争在描述展现上海的人情风貌和人文心态上做文章。这种理论思考和创作心态有其道理,但我们若只是针对于“京派”或“岭南派’进行一种地域创作。
作者 赵小青
出处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8,共1页 New Film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