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蛮”为古代壮族族称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蛮”为古代壮族族称考李连进“蛮”之称,古已有,如“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尚书·禹贡》)。“南方日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礼记·王制》)。由此看来,似自周以后“蛮”就成了中原人对南方原少数民族的泛称。然而,中原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来往远比...
作者
李连进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0-71,共2页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关键词
“蛮”
古代壮族
南方民族
族称
壮族先民
桂海虞衡志
南方少数民族
广西西部
丧葬习俗
广西武鸣
分类号
H218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1
朱文旭.
“蛮”语义及其文化现象[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4):38-41.
被引量:7
2
谈琪.
论壮族历史上的“弃蛮趋夏”现象[J]
.广西民族研究,1995(3):53-60.
被引量:11
3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A].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王均主编.《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3,P806.
5
《百越源流及文化》,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5
6
沈若云.《宜章赤石土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P134 泥拐.
7
邹映华.
从族名到蔑称——说“蛮”[J]
.咬文嚼字,1996,0(7):25-25.
被引量:2
8
黎良军.
邵阳(南路)话中的“那”文化成分──湘语中的壮语底层现象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
.广西民族研究,2000(1):75-79.
被引量:3
9
黎良军.
邵阳(南路)话的汉壮合璧词——湘语中的壮语底层现象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广西民族研究,2000(3):38-4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林素娥.
汉语方言中的“蟆(虫另)”[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141-142.
2
欧宗启.
论历史文献中的壮族形象书写[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98-10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欧宗启.
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启示意义[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114-119.
2
欧宗启.
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J]
.广西民族研究,2008(3):82-86.
被引量:1
3
孟金砂.
“百苗图”对贵州少数民族的形象书写[J]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4):58-60.
4
黄金东,杨燕飞.
《皇清职贡图》中的广西壮族形象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22(2):148-156.
被引量:4
1
柏还荣.
蒙古族丧葬习俗中的方位观[J]
.中国蒙古学(蒙文),2010,38(5):36-39.
2
逸忱.
读汉字,识中国 贪 含在口中的欲望[J]
.国学(吉林),2011(12):26-28.
3
吴清河.
记中国民族语言学会92年桂林南方片学术讨论会[J]
.民族语文,1993(1):74-76.
4
赵乔翔,周香琴.
试论“蛮”的词义及感情色彩的演变过程[J]
.三峡论坛,2010(3):117-120.
被引量:6
5
郭小丽.
俄语中表达“死亡”的委婉语[J]
.俄语学习,2005(5):72-74.
6
孙永兰.
汉字中的丧葬习俗[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1):11-12.
7
马兰.
从古汉字透视古代丧葬习俗[J]
.华夏文化,2008(2):22-23.
8
包丽虹.
汉语死亡委婉语之文化成因探[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77-80.
被引量:12
9
贺大卫,莫海文.
东南亚、广西西部的麽公与土司政权之关系[J]
.百色学院学报,2013,26(2):32-40.
被引量:6
10
王元鹿.
关于我国南方民族历史古文字的一些谜团[J]
.中国文字研究,2011(1):184-188.
民族语文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