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26-26,共1页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49
-
1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中外法学,1997,9(2):69-77. 被引量:252
-
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67
-
3孙笑侠.“权利本位说”的基点、方法与理念——兼评“法本位”论战三方观点与方法[J].中国法学,1991(4):48-53. 被引量:15
-
4郑成良.权利本位论——兼与封日贤同志商榷[J].中国法学,1991(1):30-37. 被引量:93
-
5张文显.“权利本位”之语义和意义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利本位法[J].中国法学,1990(4):24-33. 被引量:81
-
6季卫东.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1994(2):63-86. 被引量:196
-
7苏力.法律活动专门化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6):117-131. 被引量:94
-
8徐鹤喃,郭立新.法律职业同质化的必由之路——统一司法考试研讨会观点纪要[J].中外法学,2002,14(4):499-512. 被引量:6
-
9强昌文,颜毅艺,卢学英,于宁.呼唤中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国法治之路与法律职业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5):151-156. 被引量:9
-
10李学尧.这是一个"职业危机"的时代吗?" 后职业时代"美国法律职业研究的理论综述[J].中外法学,2004,16(5):610-62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50
-
1崔星璐,吴占英.扶起摔倒的老年人有那么难吗?——道德与法律视域下的纠问[J].天津滨海法学,2019(1):118-127.
-
2刘茂林,秦小建.人权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内在义务的证成——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J].法学,2012(11):33-43. 被引量:18
-
3杜健荣.司法的道德困境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13(2):112-116. 被引量:3
-
4余涛.转型社会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37-46. 被引量:6
-
5李超峰,徐媛媛.我国律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完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2):80-82. 被引量:3
-
6熊丙万.私法的基础: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J].中国法学,2014(3):138-155. 被引量:69
-
7刘宝新.社区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中医药导报,2019,25(2):139-141.
-
8周冬柳,任秋兰,赵靓祥,李忠正,李丹,翟伟.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跟师学习的必要性[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8):93-94.
-
9姬云香.转型社会财税法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5(5):126-128. 被引量:2
-
10胡铭,邱士辉.公众参与司法的正当性基础与实现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1-18. 被引量:11
-
1IMF:中国经济要加大改革[J].海外经济评论,2006(14):32-33.
-
2元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J].财富时代,2003(06M):21-23.
-
3陈必将,张愈升,徐清扬.从港澳化经济走向国际经济大舞台——珠江三角洲二次创业见闻[J].瞭望,1998(43):27-28.
-
4顾冬梅.中国经济奇迹不同观点的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3):73-77. 被引量:7
-
5东亚经济奇迹的再探索[J].开放导报,1998(Z1):9-19.
-
6曹云华.金融风暴对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8(7):39-42. 被引量:1
-
7沈立人.县域经济的跨世纪发展战略问题——常熟市调查札记[J].唯实,1998(10):23-25.
-
8王寿庚.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启迪[J].上海投资,1998(5):20-21.
-
9林凌.科学地对待地区差距问题[J].开放导报,1997(12):1-1.
-
10徐冬青.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1997年世界经济形势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8(2):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