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解读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解读乔姆斯基普遍语法产生的依据、普遍语法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普遍语法的价值,以及普遍语法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
杨卫东
戴卫平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
出处
《社科纵横》
2008年第2期174-176,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乔姆斯基
普遍语法
价值
问题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作者简介
戴卫平,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教授,外语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辜正坤.
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1-8.
被引量:25
2
陆俭明.
乔姆斯基句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
.外国语,2002,25(4):1-5.
被引量:31
3
马跃.
Chomsky的语义哲学观[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1999,0(1):7-13.
被引量:10
4
杨秀珍.
普遍语法真的存在吗?——兼论柏拉图的形相学说[J]
.国外外语教学,2004(2):1-5.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辜正坤.
汉字为什么没有演变成为拼音文字[J]
.汉语学习,1993(5):16-21.
被引量:4
2
辜正坤.
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兼论汉诗音象美[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6):87-95.
被引量:41
3
辜正坤.
互构语言学中的三元结构模式[J]
.学术研究,1996(1):80-8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1
1
刘宇.
《月下独酌》英译本对比赏析研究[J]
.现代英语,2020(1):47-49.
2
李京廉.
评《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历史进程与最新理论》[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z1):42-43.
3
刘晓玲,李小华.
论语法化现象内部运行机制的认知体验基础[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50-51.
被引量:1
4
李枫.
乔姆斯基的语义思想及其阐释[J]
.作家,2011(22):191-192.
被引量:1
5
汪静.
生成语法的哲学基础述略[J]
.知识经济,2008(1):138-138.
6
张娟.
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观评析——读《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1):13-14.
7
付慧琳,戴卫平.
结构语法、生成语法、功能语法之“语法研究”[J]
.职大学报,2010(4):45-49.
8
张婉卿.
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J]
.魅力中国,2009,0(31):194-194.
9
李炯英.
现代语言学史研究的又一朵奇葩——《语言学理论与流派》评介[J]
.外语教学,2004,25(6):93-95.
被引量:2
10
吴红岩.
国内生成语法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7):97-10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马跃.
Chomsky的语义哲学观[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1999,0(1):7-13.
被引量:10
2
王文斌.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原则、参数、实验与方法[J]
.外国语,2001,24(3):23-30.
被引量:27
3
舒娜,熊惠兰,周志俊.
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2):156-160.
被引量:7
4
韦朝晖.
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J]
.求索,2005(4):167-168.
被引量:6
5
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5.
6
Chomsky,N.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7
Cook,V.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8
Radford,A.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 First Cour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9
辜正坤.
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1-8.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靳继凯.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J]
.科技信息,2012(5):212-212.
1
杨卫东,戴卫平.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再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27(4):1-3.
被引量:3
2
陈智博.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
.卷宗,2013,3(7):328-328.
3
叶惠美.
“理”的语义演变及其内在联系[J]
.考试周刊,2012(28):31-32.
4
张婉卿.
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J]
.魅力中国,2009,0(31):194-194.
5
李广荣.
文学翻译批评中功能翻译理论误用个案分析[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87-92.
被引量:9
6
袁正校,何向东.
得意忘言与言意之辩──兼论中国文化的符号学特征[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2):30-35.
被引量:4
社科纵横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