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故意误传的规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现行法缺乏对故意误传的规定。故意误传类推适用无权代理规则并非实现“让误传人负责”的唯一路径,且该路径难以协调行为能力制度以及导致不合理的举证责任分配,同时缺乏充分的规范基础。单独以风险控制理论支持故意误传类推适用意思表示错误规则缺乏充分的解释力。类推意思表示错误规则的理由在于法学方法论的支持、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配置以及这一路径可妥善处理类推无权代理规则所存在的缺陷。故意误传与过失误传宜一体对待,通过类推适用民法典第147条予以规制。
作者 岳崧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1期96-99,共4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作者简介 岳崧(1999—),江苏兴化人,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3

  • 1纪海龙.论意思表示的要素、解释与意思表示错误——以德国法的研究为核心[J].研究生法学,2004,19(3):16-29. 被引量:8
  • 2张金海.意思表示的主观要素研究[J].中国法学,2007(1):58-66. 被引量:21
  • 3[德]汉斯·哈腾保尔.“法律行为的概念-产生以及发展”,孙宪忠译,转引自杨立新主编.《民商法前沿》(第1、2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44页.
  • 4[德]卡尔·拉伦茨 王晓晔 邵建东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页.
  • 5[德]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冯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 6粱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48页.
  • 7《德国商法典》第362条第1款.
  • 8[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95页.
  • 9薛军:“法律行为的知识考古学分析”,载薛军:《批判民法学的理论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页132.
  • 10Motive zu dem Entwurfe eines Biirgerlichen Oesetzbuches fiir das Deutsche Reich, Band I, Allgemeiner Teil, Amtliche Ausgabe, Berlin und Leipzig, 1888, S. 156 f.

共引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