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多元素取材在蒙古族服饰纹样与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族素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大多数人以游牧为生,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多有建树,如蒙古族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方面。元代是蒙古族文学和艺术的巅峰,同样也产生了自己的纪年方式,这与黄道十二宫有一定共性。通过分析蒙古族服饰纹样的特点与黄道十二宫的线性之美,找到二者的共性,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二者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到地毯的设计中,旨在将民族艺术与经济相结合,来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助力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出处 《中国民族美术》 2022年第1期110-112,共3页 CHINESE MINZU ART
作者简介 王嘉恒,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学与民族服饰方向2020级硕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1

  • 1苏日娜.蒙元时期的头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68-74. 被引量:7
  • 2赵卫东.族群服饰与族群认同——对“白回”族群的人类学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4,17(5):24-28. 被引量:9
  • 3吴宇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历史研究,2002(4):118-136. 被引量:20
  • 4金国平,吴志良.流散于葡萄牙的中国明清瓷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3):98-112. 被引量:23
  • 5T.品克斯.《书评:布朗的(希腊、腓尼基和巴比伦原始星座起源研究)》( T. Pinches, "Review of R. Brown, Researches into theOrigin of the Primitive Constellations of Greeks, Phoenicians and Babylonians" )[J].皇家亚洲学会杂志,1900,:571-577.
  • 6F.X.库格勒尔.《巴比伦的星学和占星人们,第1-2卷和补充卷》(F. X. Kugler,Sternkunde und Sterndienst in Babel,I-H, und Erganzungen I - H) ,蒙斯特.1907-1914年版.
  • 7C.贝左德,A.考夫.《巴比伦星空的顶点和赤道》( C. Bezold andA. Kopff,Zenit-und Aquatorialgestirne am babylonischen Fixsternhimmel)海德尔堡.1913年版.
  • 8E.韦德尔.《巴比伦天文学手册》(E, Weidner,Handbuch der babylonischen Astronomie )第1卷,莱比锡.1915年版.
  • 9E.莱哪尔,D.平格瑞.《巴比伦行星预兆第一部:“当天神和恩利勒神”系列泥板第63块:阿米嚓杜喀的金星泥板》( E. Reiner with D. Pingree, Babylonian Planetary Omens, Part 1 : Enuma Anu Enlil Tablet 63 : The Venus Tablet of Ammisaduqa ) .马里布.1975年版.
  • 10《巴比伦行星预兆第二部:"当天神和恩利勒神"系列泥板第50-51块》(Babylonian Planetary Omens, Part 2, Enuma Anu Erdil Tablet 50 - 51 )马里布.1981年版.

共引文献37

同被引文献2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