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印象·刘三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历史过程、实践逻辑与未来图景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岭南地区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族际共有的“刘三姐文化符号”,其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自在、自觉、自强、自信的演化过程,最终成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蕴含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刘三姐文化现象”。《印象·刘三姐》作为“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以多元文化融合的拼贴方式集中展示了“刘三姐文化”的多种符号,从“有形”“有感”“有效”三个方面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面向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时代和面向未来四个维度对《印象·刘三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未来图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对策建议。
出处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共10页 Minzu Tribune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专项课题“社会记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19ZJY070)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2020年开放性课题“社会记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0GXMGY021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章昌平,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董译升,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黄爱荣,中共阳朔县委统战部部长、助理工程师;常继元,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地址:桂林市,541004。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22

共引文献1391

同被引文献6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