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性别红利:理论意涵、基本特征与社会效应 被引量:12

Gender Dividend:Theoretical Implic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Effec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出生率的长期低位,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因"人手"形成的"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但性别平等实践可激发"性别红利"。本文系统解读性别红利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分析其基本特征,从经济发展、社会增益、政策完善方面讨论性别红利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性别红利源自(高质量的)性别平等,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是劳动力与劳动能力的统一,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效益。激发性别红利,需将家庭纳入所有相关公共政策的视野,突出女性的主体性,推动价值定位、行动定位、政策定位和战略定位由"四弱"向"四强"的转化。营造更为平等的性别生态,撬动性别资源这个"杠杆",方可助推"人尽其才"的强国战略,赢得更丰硕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9,共9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项目编号:7167328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菊华(1963—),女,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家庭社会学;卢瑞鹏(1995—),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230

同被引文献220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