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者
无
机构地区
新华社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1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面贯彻
不忘初心
党史学习
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
教育引导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2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6
1
何星亮.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象征——基于习近平关于“石榴籽”和“石榴”相关论述的阐释[J]
.民族研究,2023(1):1-11.
被引量:11
2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通知 自然资发[2020]15号[J]
.自然资源通讯,2020,0(2):13-22.
被引量:23
3
潘其旭.
壮族“歌墟”与“溱洧之风”的比较[J]
.民族艺术,1988(1):20-41.
被引量:4
4
潘其旭.
壮族“歌墟”——民族部落祭祀活动的产物[J]
.民族艺术,1988(4):56-71.
被引量:3
5
龙廷才.
侗族《玩山歌》[J]
.民族艺术,1986(2):159-168.
被引量:1
6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597
7
李萍.
民歌文化资源开发视阈下和谐歌圩的建构——以广西壮族为例[J]
.南方文坛,2009(S1):64-67.
被引量:5
8
周建新.
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75-79.
被引量:36
9
白云涛.
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及对亚欧大陆桥的影响[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0X):16-19.
被引量:1
10
陈炜,张瑾.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其对策——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09,24(6):89-9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
1
阿茹罕,布仁吉日嘎拉.
呼伦贝尔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初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3):10-13.
被引量:3
2
魏燕,孙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制度的实践逻辑及优化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2-49.
被引量:8
3
黎丹.
歌唱传统与民族关系:壮族歌圩功能的再阐释[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2):99-106.
被引量:4
4
赵燕.
新时代中国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维探赜[J]
.民族艺林,2023(3):14-22.
5
杨兰,俞靖.
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辩证关系及实践进路[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2(3):9-1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邱倩倩,钟丽蓉,宋玉兵.
江苏省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方法研究[J]
.测绘科学,2022,47(8):70-78.
被引量:12
2
张学敏,胡雪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特殊价值、嵌入逻辑与实施路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13-19.
被引量:13
3
杨尧,赵耀龙,刘小丁,钟远军,朱紫阳.
管理视角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模式[J]
.自然资源学报,2023,38(3):808-821.
被引量:12
4
任玉丹.
基于循证理论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机制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5):214-220.
被引量:5
5
廖凌子.
民族交融视角下广西族际通婚研究——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3):24-34.
6
刘志扬,吉牛乌各.
教育对边疆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以明代以来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23(2):123-129.
被引量:2
7
李萍.
从“自然率性”到“理智内敛”:壮族歌圩择偶习俗的演进脉络及其文化内涵——“壮族歌圩传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系列论文[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4):1-11.
被引量:1
8
余利川,朱建军.
新型研究型大学文化涵育的特征、困境与优化路径[J]
.高等理科教育,2023(6):36-43.
被引量:1
9
涂鹏.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进展与前瞻[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4,43(1):33-38.
10
张谷黄,郑兴宇,杨川.
学前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J]
.荆楚学刊,2024,25(3):81-88.
1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J]
.江淮法治,2021(5):6-7.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